全文总字数:159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上海、江苏、安徽段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研究该段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布对于我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笔者通过从知网,维普等期刊网站的资料查阅,了解了国内不少学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以及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一定的研究。如马永欢的《对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基本辨析》。也有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的对策的研究,如周跃龙的《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探讨》、董祚继的《统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体制改革》。还有从专业数据和量化角度看待生态建设发展问题的,如唐志强的《河西走廊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法压力定量测评研究》、刘科尧的《基于3s技术的准东地区生态脆弱性研究》等等。
我国学者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和全面的,学者马永欢在论文首先提出了开发与保护是辩证统一关系,深入剖析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中的突出问题,最后阐述了如何科学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专家周跃龙在首先通过我国环境公报的数据对我国资源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不足,最后从公民意识、国策、加快法制化和加强执法力度、发展循环经济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学者唐志强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对象,定义了由资源能源约束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共同构成的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城市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水平,他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河西走廊在城镇化过程中压力很大的结论,并呼吁在该地区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应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城镇化协同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教授唐晓岚在论文中提出建立长江国家公园大廊道,通过对建立大廊道的生态、科研、经济和历史等的多重价值意义的分析,创造性地提出绿色共享基础设施之网络化策略的建设性构想,以实现对长江流域自然资源和保护地整体保护和管理的目标。
我国的研究更注重的是当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平衡更为看重,并且涉及政策和改革等。国外的研究大多是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现状及未来出路的研究,以及一些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的相关研究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沿江城市上海-江苏-安徽段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布特征研究的相关理论,并且思考整体论文的写作思路,写作架构。
实地调研:对沿江城市上海-江苏-安徽段进行实地的考察,尽可能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对这些实地的调查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取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较为全面的分析沿江城市上海-江苏-安徽段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现阶段沿江城市的生态资源利用进行反思和研究,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更加注重自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繁荣地方经济和促进学术研究及国民环境教育的多重目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