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了解并统计湖南湖北段历史灾害的分布和强度,现阶段抗灾防灾建设的情况、沿江城市抗灾防灾设施及工程建设现状,探究洪涝灾害、山地灾害等在民生方面对受灾地区群众生活的影响,在经济方面对社会造成的损失以及影响,在环境方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动及影响;通过对上述情况的认识,分析沿江城市湖南-湖北段抗灾防灾建设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结合湖南-湖北地区抗灾防灾建设的现状和瓶颈进行分析,反思抗灾防灾建设目前出现的问题,挖掘出其形成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对湖南-湖北沿江地区抗灾防灾建设的建议,积极预防可能的自然灾害,尽可能降低灾害发生时的损失,最终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意义: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提高,灾害造成的损失日益加剧。我国长江流域是因丰富的水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富庶之地,同时也是水旱灾害频发地区。长江流域地域辽阔,地势呈西高东低,易发生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部分地区易伴随有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以湖南-湖北段为研究对象,统计该地区历史灾害分布和强度,系统地分析湖南湖北洪涝灾害增长的社会因素,在规划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段洪涝灾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总结性研究。通过整理分析和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防灾抗灾案例,对该地区防止自然灾害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适用于我国长江中上游江段沿江城市的抗灾防灾体系,为沿江城市的抗灾防灾提供科学合理的策略。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各地的洪涝研究与治理主要是为解决技术问题或是为涝灾抗救、相关保险提供对策, 或者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对于区域产业布局、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但这些研究的侧重点大多不在成灾机理方面, 多局限于就事论事和定性分析, 局限于当地经验, 缺乏系统的、定量的研究。洪涝的复杂性体现在其成灾机理涉及气象学、地质地貌学、水文学、河流动力学、农田水利学及灾害学等多个学科。长期以来各地针对当地的洪涝灾特点开展了大量研究, 涝灾防治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这其中尤以针对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流域和三江平原等涝渍易损地区开展的研究最为广泛。
至于国外,早在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以及大量的堤防工程。这些防洪工程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洪水灾害,大区域性洪涝灾害已经很少发生。但因洪泛区土地的无序开发利用及其人口、资产的不断增加,水灾损失与政府的灾害救济费用仍呈增长趋势。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美国联邦政府于50-60年代就开始考虑用非工程措施来解决洪水灾害问题。美国的防洪政策也由此作了相应的调整,强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强调人在从事社会活动时,不可盲目行事,要尊重自然规律,要给江河洪水留出足够的行洪通道。洪水保险作为主要非工程防洪措施之一,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开始组织研究和推广实施。美国的国家洪水保险体制克服重重阻力,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由联邦紧急事物管理署管理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与私营保险公司相互补充的全国性洪水保险发展模式。英国的K史密斯博士和G阿托宾博士于1979年在他们的著作《人类防洪》(Human Adjustment to the flood Hazard)中提出,防洪御灾是一门重要科学和设计社会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专门的技术和社会的理解与经济力量及环境和行为科学结合,书中提出了人类对减缓洪水的态度要发生变化,不再仅仅单纯企图控制洪水,而是使人类适应洪水规律。因此,如何在社会安定和经济合理性原则下,把防治洪水纳入国土整治的总体规划中,预先安排好洪水的出路,把洪水灾害控制在最低限度,是防洪建设的重要原则和最终目标。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说明本文选择沿江城市湖南-湖北段抗灾防灾研究为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基于相关调查数据,用arcgis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可视化表现;参考现有文献及资料,分析当前我国沿江城市抗灾防灾相关案例,归纳出抗灾防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索适用于我国长江中上游江段沿江城市的抗灾防灾体系。
研究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着眼于长江中上游城市,通过大量的搜集资料和实地调研,较为全面的分析长江湖南湖北段抗灾防灾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现有抗灾防灾问题及体系进行反思和研究,并结合该段实际情况提出优化体系方案,因地制宜。为国内长江中上游城市的抗灾防灾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