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659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2019年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74周年,抗日时期的战争遗产反映了中国人民英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扩张,大量的抗战遗址逐步衰毁甚至消失:湖南衡阳五马归槽遗址已成为一处坟山,车公山抗日战壕遗址现为村民菜地,沈阳打响抗战第一枪的北大营被汽车项目所覆盖,无独有偶,南京利济巷亚洲最大日军慰安所 在2014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之前也几近被拆除和损毁。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和抗战遗址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南京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南京所留下的大量抗战遗址,是对南京八年抗战史最真实、最直观的见证,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加强对南京市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研究,对发挥抗战遗址作用,促进南京市抗战文物保护与体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特色和城市魅力,丰富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铭记这一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针对南京抗日战争遗址现状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主要针对抗日机构、抗日英雄活动类遗址进行探讨,以期达到下列目的:1.总结南京抗日战争遗址现状情况2.对南京抗日战争遗址进行分类并找出抗日机构、抗日英雄活动类遗址3.分析抗日机构、抗日英雄活动类遗址的现状特点、保护及利用状况4.提出这类遗址的利用问题及未来保护方向5.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内同类研究概况
1.1理论研究
关于抗战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研究:(1)非沦陷区:非沦陷区的抗战遗址研究主要以广西和重庆较多。以李建平为代表的学者对广西抗战文物资源的整理研究起步于 2002年9月,经过多方调查整理,并撰写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抗战遗址调查报告》,文中记录了调查工作的过程、成果,并总结了广西抗战遗址的数量及分布状况,对遗址类型进行了划分,列出了广西现存抗战遗址调查汇总表。[1]李建平在《中国西部地区抗战遗址调查研究概论》提到重庆调查整理出现存抗战遗址395处,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已正式开馆,以研究抗战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红岩精神工作室也已建立,红色旅游线路已进行经营。[2]学者按照文物普查、建筑年代、历史学三种分类方法将西部地区的抗战遗址分为日军侵华罪行与中国人民灾难遗址、军事设施与战场遗址等十个类型,首次对该地区的抗战遗址做了比较全面的整理。在整理大量抗战遗产之后,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研究,李建平在《西部地区抗战遗址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建议》中提出抗战遗址保护存在六个问题:①大多数遗址未列入文保单位,缺乏保护,而一些列入文保单位的抗战遗址也没有得到较好保护②破损毁坏情况比较普遍③保护措施不当致使文物损坏④占用抗战建筑致使保护措施无法实施⑤封闭式管理,不予开放⑥省级抗战遗址普查工作尚未展开。[3]吴涛在《城市集群性抗战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以重庆为例》对总体规划实施后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可借鉴创新模式,提出保护与再利用的建议意见,并指出在重庆抗战遗址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应使民众真正品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成果,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体味与认同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重要性。[4]在抗战遗址的研究中,也有学者应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如李和平与王卓的《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抗战遗产廊道体系探究》聚焦陪都重庆的抗战文化遗产资源,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基于gis空间分析平台,对抗战遗产的空间分布进行相关性研究,划定不同的遗产聚落,在此基础上引入适宜性分析的思路探究适宜抗战遗产廊道走向的带状区域,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现有城市路网的遗产休闲游览建议性线路。[5](2)沦陷区:王冰在《哈尔滨市抗战遗址保护对策研究》中认为哈尔滨市抗战遗迹大体可分为罪证类、战争纪念地类、建筑设施类。许多抗战遗址因为未确定保护级别而没有管理单位进行管理和维护。[6]也有一些学者对南京的抗战遗址做过一些研究,学者张帆和邱冰对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纪念空间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空间调查与问题分析》中提出应正确处理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体系化的纪念空间引导公众的偶发祭奠行为转变为自觉的日常行为,以个人为主体的偶发祭奠行为才是未来官方及学术界应关注的重点。[7]一些城市规划学者将抗战遗址遗迹纳入城市文化景观的研究范围,并尝试用规划学理论阐释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如学者方程等人在《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战争景观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抗日战争景观遗产为例》中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分为三个类型并绘制出了空间分布图,直观的展现了南京战争景观遗产的空间分布。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本文从六个部分对课题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是本论文基本情况的综述, 第二部分概述南京抗战遗址的基本概念、内容、发展概况等方面,第三部分指出抗日机构、抗日英雄活动类遗址的现场状况、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国内外成功理论和案例借鉴,第五部分提出解决策略,第六部分是进行总结,对后续研究提出思考与展望。
研究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抗战遗址调查、保护与研究利用是一个较为广阔的研究领域,一批学者已经对我国部分省市的抗战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梳理和分类。但对于南京抗战遗址的研究较少,且对于抗日战争更多的是社会学研究,而缺少物质空间方面的专业研究。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对南京抗日战争遗址现状保护与利用情况展开调查。
本研究主要针对抗日机构、抗日英雄活动类遗址进行调研及总结,为抗战遗址的研究提供真实的图文资料,对抗战遗址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做出描述,预期将可能提出如何保护的分析和相关意见。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