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复兴——以南京高淳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02:21:02

全文总字数:331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单纯追求城镇化速度忽视城镇化的质量,以牺牲环境和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透支了乡村的发展能力,乡村地区空心化问题凸显,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这种长期以来以农村衰落为代价的城镇化进程,在新常态背景下,难以为继,亟需转变原有发展理念,从乡村的主体立场,重构平等共赢的城乡关系。通过对乡村历史文化特质的挖掘,发展与乡村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相契合的产业,重振乡村产业活力,吸引人才及资金等市场要素的回流,促进形成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机制,使乡村与城市共享城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红利。

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重塑乡村文化魅力。乡村的文化魅力是超越乡村实体凝聚力量的动力之源,所谓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乡村始终是中国人不能忘却的家园,是乡愁的寄托。

探索建立完善的乡村治理结构,培育跨行政区自组织民间力量,形成广大乡村地域的自组织力量,在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上层目标下,促进自下而上乡村与城市主动合作及乡村及乡村之间横向合作,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城乡平等互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乡村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主要有:

苏南地区(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不仅是中国工商业和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同时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乡村工业化进程的源头苏南模式是改革开放初期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冲击现有城乡固化的二元结构并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先行地区,这一过程主要分为:城乡对立,城乡碰撞摩擦,城乡关系融合一体三个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复兴首先应辨析乡村的概念,探究乡村衰落的原因,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趋势的决定性力量,因此乡村的内生力量的缺失是导致乡村衰落的重要因素,其中,人才流失,资源的浪费,历史文化传承的缺失是乡村衰落的重要原因;另外,研究乡村问题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要以整体性的视角,从区域的角度,探究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乡村与区域的关系,以期更完整的理解乡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解决乡村问题提供更广泛的思路。

因此本文尝试转变以往以城市为主体的研究视角,从乡村的主体立场,依托乡村产业的发展,探索乡村的复兴道路;从城乡关系入手,研究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探索建立市场资源平等双向流动的渠道,重构平等共赢的城乡关系,使乡村与城市共享城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红利,同时,考虑乡村内部历史文化特质,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城乡功能互补差异发展为原则,探索建立乡村产业转型发展之路,使乡村产业成为乡村复兴的有力支撑。

4. 研究创新点

从乡村的主体立场,重构平等共赢的城乡关系。通过对乡村历史文化特质的挖掘,发展与乡村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和乡村文化相契合的产业,重振乡村产业活力,吸引人才及资金等市场要素的回流,促进形成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机制,使乡村与城市共享城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红利。

探索建立完善的乡村治理结构,培育跨行政区自组织民间力量,形成广大乡村地域的自组织力量,在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上层目标下,促进自下而上乡村与城市主动合作及乡村及乡村之间横向合作,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城乡平等互补。

借鉴发达国家的乡村规划的有益经验,对乡村进行详尽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特点,同时注重保护村落的生态环境,使村庄的规划与设计与自然相协调,契合该村的历史文化特色,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接轨,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同时,也尊重所有其他物种的需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