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芜湖三华山位于芜湖市三山区境内,基于浓厚的人文风情,三华山森林公园规划的方向是还原生态人文景观设计。生态化公园是未来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的主流,山地公园由于其富于变化和立体感的自然景观特色,以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生态设计最直接的目的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生物多样性,功能与景观相结合。我们规划的内容分为动物园规划、佛教文化景区规划和山地公园规划三方面。传统动物园具有科普教育、自然保护、科学研究、休闲娱乐四大功能,随着动物园的发展,现代动物园的职能转变为综合保护和保护教育。把动物园与可持续的生态保育相结合,让动物园里的动物有自由嬉戏游乐的地方,在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到野生动物的原生态生长环境,让动物回归自然,让游人体验自然。由于规划区域历史的佛教文化积淀,建造佛文化景区来扩展宣传佛教文化,传承佛文化的现实意义,丰富景区文化景点多元化。山地公园规划的目的是在原有的山地特殊景观风貌的基础上,保持生态特性,合理安排游览园路和沿路景观布置。总体规划的目的是在于满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建设尊重生态学原理,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园。
意义:动物园逐渐建设成为联系城市公众与野外自然栖息地保护的纽带,扩大保护的内涵,将以往片面的动物保护发展成为对整个自然生态的保护,并在这个领域中增加公众的参与机会,把动物园事业和公众紧密地结合。野生动物园的建设不仅为公众提供了观赏各种动物的机会,了解有关保护野生动物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增加旅游项目的惊险性、趣味性和知识性。通过直观动物的感性认识、让人类更加走近、亲近野生动物,提高全民对保护动物重要意义的认识,为保护和珍稀动物物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对于佛文化的现实作用来说,适应时代的发展,群众的需求开展各种特色互动式活动的展示形式效果更为突出。而且在景区景点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后一种佛文化展示更有时代意义,领域也更加宽广,也是我们思考景区发展的重要方向。三华山曾是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将建造佛教文化景区,来注重传承佛教文化。用环境保护的思想和观念教育、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建立起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和谐的、新的生活方式。规划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排放,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的景观设计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设计。注重景观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总体意义在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具体体现在对水土的保持和生态的维护,避免大开大挖和水土流失现象发生,体现公园生态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在西方国家,城市公园从最初单纯的田园风景到一些基本功能设施的加入,再到游憩观念的贯彻和露天场所体系的形成,直至今天形成集休闲、娱乐、运动、文化和科技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城市公园的功能和内涵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研究规划的方向是多功能文化与景观相融的森林景观公园。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建成,它标志着森林游憩作为一项产业已初步形成。大众化的森林游憩产业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种认识上的转变是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相关的。
野生动物园在国外通常指的是开放式的动物园或狩猎公园,也包括一些国家的国家公园,是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形式。最初的野生动物园起源于非洲,一些大型的狩猎娱乐园被当局规划成了野生动物保护区并用之于有偿观赏野生动物。1925年成立于扎伊尔的维龙加火山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动物园,2002年成立于南非和莫桑比克边境的大林波波跨国公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和保护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目前世界上的野生动物园已经发展遍布非洲、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野生动物旅游业的稳定成熟阶段。西方现代野生动物旅游业从本质上讲是迎合和满足了人们希望远离城市生活的诸多弊端,向往自然生态以及保护野生动物的愿望。西方野生动物园较好的整合了物种保护、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和经济效益等功能,成为实现现代保护理念的重要场所。国外典型的野生动物园有: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南非国家野生动物园、澳洲动物园等。
国内:旅游在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给景观环境的健康和安全带来巨大的压力,森林公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之一。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标志着中国森林游憩业进入起步阶段;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从1982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成为标志;二是发展阶段,从1991年开始至今。我国目前发展森林旅游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植物园以及在自然保护区开辟旅游小区,其中,森林公园是主体;截至2009年底,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总规划面积达1652.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达到730处。整个中国的森林旅游呈现两种主要的发展态势,一是总体上处于粗放的观光开发阶段。如云南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西山森林公园从一个寺观风景点发展成今天集旅游、度假、餐饮、购物于一体的风景名胜游览区。西山森林公园与我们研究的区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有着佛教文化历史的熏陶。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芜湖三华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优先保护、合理利用并积极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满足多样化生活要求,创造美好的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的景观空间。规划后的芜湖三山森林公园区应满足相应的城市行洪通道、蓄洪场地的要求,形成城市安全的绿色屏障;保护原有的场地自然资源,恢复受到人类污染、破坏的森林山地资源,建造森林生态动物园和山地公园来提高山地植物、动物多样性,重视生机勃勃的森林的魅力;合理引入游人活动,提供游人近距离接触安全地森林,边游玩变赏景,同时开展科普教学活动,培养人们热爱环境的意识。建造佛文化景区,艺术性地提炼和再现当地的人文资源,通过高水平建设和运营管理,将公园提升为芜湖著名的旅游观光文化景点:
保护山体资源、建设山地公园、动物园、佛文化景区为城市生态格局的完善做出贡献,利用山地园路绿色廊道,河道等将森林融入城市绿色网络,达到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共赢局面。
计划:1.2012年12月中旬:案例分析。分析相关城市设计案例,相关森林公园、山地公园、生态动物园、佛教文化景区案例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由于三华山的特色文化风情,规划了三个总分区,分别是佛教文化景区、动物园景区与山地特殊风貌公园。充分解读地形地貌,利用现状,避免产生大量土方工程,节约造价,又能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建筑布局应随形就势,与山地地势共生,多追求小、散、隐,体量亲切宜人,融入在自然环境之中。尽量保留原有植物,尤其是乔木。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以高大阔叶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充分发挥公园的生态效益,降低管理养护成本。野生动物园的建设不仅为公众提供了观赏各种动物的机会,了解有关保护野生动物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增加旅游项目的惊险性、趣味性和知识性。通过直观动物的感性认识、让人类更加走近、亲近野生动物,提高全民对保护动物重要意义的认识,为保护和珍稀动物物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关中鞋垫刺绣的传承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 论拙政园的“声景”环境设计手法的当代价值开题报告
- 综合材料《Ta》开题报告
- 初中美术课堂情境创设应用研究——以苏州景范中学美术教学为例开题报告
- “图像识读”语境下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提问实践研究——以苏州景范中学美术教学为例开题报告
- 初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拓展研究——以基础几何与动物造型系列课程为例开题报告
- 新课标下初中美术设计创意实践培养研究——以苏州景范中学衍纸课程为例开题报告
- 初中美术兴趣培养研究与实践——以彩香中学美术社团为例开题报告
- “非遗”进课堂实践初探——从《偶戏》课例出发开题报告
- 以“导学单”为切入点——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拓印》课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