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南京明城墙环境景观建设进行老城居住区环境改造开题报告

 2022-06-30 22:54: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理由:南京老城有着极其厚重的历史,本文在对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的保护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保护而临的困境,并对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的复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实践意义:本研究在城市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的空间模式为基础,结合手绘与计算机辅助手法,将南京明城墙文化的脉络体现在地理空间上,得出南京城老城区文脉的空间本质特征,从而为明城墙和老城区居住环境文脉格局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设计内容:课题主要着眼于对老城区居住区及其附近的城墙的保护,使两者能够有机的结合,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作用。

所以本课题设计的核心是增加老城区的居住面积。

拟解决问题: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南京历史文化景观遗产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的稀缺威胁着这些文化景观遗产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南京政府也要求文化景观为彰显城市特色作出贡献,这为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利用带来了契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我国的古都风貌保护规划往往是从建筑学角度出发,而缺少对产生历史城市的自然环境变迁分析,以及相应的从地理研究角度的古都风貌保护规划。

探查地理系统中的历史城市起源和发展的山水脉络,这对研究城市持续发展与特色继承有重要作用。

国外:对于此类的研究国内外有诸多相关理论支持,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从规划、保护等角度对城市认空间知和城市保护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作为环境认知与都市意象等研究的开拓者和都市设计、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方面指引方向的大师凯文林奇在著作《城市意象》里将城市从环境、功能、形态等各方面去塑造城市,开创性的将城市形象与城市人文价值结合起来,并将城市意象的物质形式化归类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地标五类元素,这种研究能切实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为人们研究城市形态、公共政策等提供了可行的研究线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前期准备:(2022.11--2022.12)对南京历史文化名城遗产进行详细的实践调研,包括图片拍摄、现场测绘、民意走访、资料搜集等等;2、写生及设计:(2022.12--2022.1)根据实地写生及资料搜集情况来设计地图,通过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地标五类元素来规划设计草稿,为初步方案做好素材准备;3、初步方案:(2022.1--2022.2)综合各种实际因素分析,集思广益,集中选优,完成初步方案;再进行调查论证,对方案进行影响评价分析;4、方案修改:(2022.3--2022.4)根据评价分析的结果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从而敲定最终方案;5、方案完善:(2022.5--2022.6)形成较完整系统的成果,且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和推广性。

5.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2]《建筑与历史环境》【俄】O.N.普鲁金/著[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明城墙保护总体规划》(2008)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4]《南京外郭沿线规划设计》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 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6]《南京明城墙》 南京市文化局(文物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