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有意识建造的一种文化传递场所,不仅需要为工作人员构建一个宁静优美的工作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营造一种之间精神平等交流的心灵空间。优美的工业园区环境可以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工作、探索、成长的场所,有利于园区内工作人员的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并在美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养成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人格。
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工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工业园区的人数急剧增加,许多企业面临着合并、发展等问题,原有的工业园区环境受到较大冲击,一些曾经非常美丽的工业园区变得局促和凌乱,老工业园区环境景观己跟不上时代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不断深化的要求,出现了功能、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工业园区植物景观的营造,植物种类单一,重复应用频率高;季相变化单调,植物种类配置形式雷同,千园一面,缺乏特色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业园区环境质量,已经大大不能满足园区内人员对于优美、宜人、安全、和谐及视觉审美方面的要求,因此营造具有视觉美、文化美、生态美及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18世纪后期开始模仿植物自然生长规律造景的研究。布里奇曼(charlesbridgman),首次在园林中应用了非行列式的、不对称的树木种植方式,放弃长期流行的植物雕塑造景方式,开始了新的尝试;其后画家肯特(williamkent)也提倡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在造园植物配置中注重欣赏树冠潇洒的孤植树和树丛,提倡完全模仿自然、再现自然[1]。
19世纪,在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后,园林事业才开始有所发展。此时,在园林界出现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道宁(andrewjacksondowning1818~1852)。1850年,道宁到英国访问,当时正值英国风景园处于成熟时期,道宁从雷普顿的作品中受到很多启示。他也高度评价美国的大地风光、乡村景色,并强调师法自然的重要性;他主张给树木以充足的空间,充分发挥单株树的效果,表现其美丽的树姿及轮廓[2]。这一点对今天的园林设计者来说,仍有借鉴意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
通过对工业园区植物景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进行视觉美学评价,探索工业园区植物景观优化途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与文献图表资料,对工业园区植物景观的观赏特性、季相变化、空间层次,工业园区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以及典型区域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植物景观形成的效果进行了探析。
4. 研究创新点
工业园区是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场所,良好的工业园区环境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业园区内工作人员的品格和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工业园区景观质量的优劣对工业园区里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思想都将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植物景观是工业园区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工业园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研究如何进行工业园区的植物景观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国内对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对工业园区建筑及外部空间进行研究,对工业园区植物景观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工业园区植物景观评价方面更显得薄弱。作为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植物与工业园区景观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其重要性越发明显。因此,对工业园区植物景观进行美学评价研究和分析,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文通过对工业园区植物景观的整体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和美学评价分析,为了得出工业园区植物景观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业园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经验以及工业园使用人群的特殊性,提出工业园区植物景观优化的途径和策略,预期为工业园区环境的可持续建设和植物景观设计以及工业园区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希望通过本文对工业园区植物景观的综合研究和探索,为今后工业园区植物景观优化设计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使高校植物景观建设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向科学化、生态化园林化的方向发展。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