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705军工厂工业遗址保护与再生设计-3开题报告

 2021-08-08 22:38: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柯复南创造了一个新的行业术语适应性再利用是旧厂房的最好归宿,他称之为旧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主要是旧厂房的改造利用。他说这一行业不同于古建筑的保护和建筑的更新修缮,它是要找出旧建筑在当下或者未来的新功能,经过改造使其发挥新的作用,因此它属于创意文化产业范畴。适应性再利用是一种新的形式,是旧建筑特别是工业厂房最好的归宿。从规划、建筑和景观等多重视角出发,对废弃已久的青海光明化工厂(建于1965年,曾生产原子弹重水的705军工厂)展开工业遗址保护、场地改造和景观再生设计,将工业遗产与场所精神、城市更新、生活方式等有机复杂融合,通过对场地生态环境、人文及社会价值的重新塑造,重新诠释三线工厂棕地,传达设计的理性思考。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是中国最早改造工业遗址的最成功的范例,对工业遗址景观设计进行了积极而深入的探索,为当代中国景观设计开辟了 新的道路。其主要设计者介绍设计思想,其设计形式不同于以往的中国传统园林或西方古典园林,更多地吸取了城市更新和生态恢复等现代西方景观设计手法,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设计世界,让国人思考如何对工业遗产地进行利用与更新,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申利认为歧江公园用精神与物质的再生设计在工业化主题下揭示了人性和自然的美,表现出人们在生态学更新设计思想、美学和艺术思想、多元化思想三方面的追求,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改造 ,为工业衰退所遇到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带来出路。简圣贤在我国工业遗址案例分析文中则更多的分析了歧江公园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认为设计师对于场地的认识与解读存在不足,过多的强调改造和再生而忽略了保护工业遗产的原真性。贺旺等介绍了威海市金线顶公园的设计构思 ,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废弃船厂的场地与设施 ,创造富有特色的滨海景观。

国外:在德国鲁尔区众多的旧工业区转型案例中,多特蒙德赫尔德地区(dortmund-hrde)的凤凰钢铁厂(the phoenix iron and steel mill)改造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相比于鲁尔区其他以工业遗产保护为主的工业区改造,凤凰旧工业区以新工业园建设和住宅区开发为目的的改造,更贴近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具有借鉴意义。作为曾经的钢铁产业基地,多特蒙德现在已完全摆脱了重工业的经济模式,而逐渐成为德国新兴科技产业中心,其高等学校的数量也在鲁尔区领先。经济结构变化推动了城市空间功能的转型,多特蒙德已成为现代化的科技工业园和适宜生活的高品质住区。

工厂的历史及转型背景 凤凰工业区起源于1841年,当时的制造商赫尔曼(hermann)在多特蒙德南三公里左右的赫尔德地区(dortmund-hrde)建起了第一个炼铁炉和轧机;1852年,工厂改名为赫尔德联合矿业和冶金协会,并在赫尔德小镇的西边建立起了第一个高炉;1906年粗钢产量达到了50万吨,雇员6200人,并与当时德国最大的采矿企业之一凤凰采矿和冶炼股份制公司合并,凤凰工业区由此得名; 1926年,工厂已形成东西两区工业基地,规模达到顶峰;二战后,虽然重建了严重毁坏的工厂,但高炉数量开始逐年减少,从1960年的5座减到1990年的3座,在合并进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thyssen-krupp ag)后,只保留了1座高炉。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使得德国本土钢铁公司再无法提供有价格竞争力的初级钢铁产品。1997年,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决定逐步关闭效率低下的凤凰钢铁厂,当年就要关停2/3的设备,裁员3000多人,也由此引发了抗议和冲突。1) 1998年西区的钢铁厂关闭,东区的厂房也随后废弃。为振兴经济推动城市转型,同时解决关闭工厂所带来的问题,2000年5月多特蒙德市启动了多特蒙德计划 (dortmund - project)。 计划由多特蒙德市政府、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以及当地80家私人投资企业联合发起,并设立了时间表和目标: 2000年2002年为迅速发展的高科技企业提供基础条件,构建支柱产业的发展基础;到2005年进一步促进更多的新企业蓬勃发展;到2010年成为欧洲的新兴产业中心(e-city),一个公认的新经济的领导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基于场地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和立地条件,在充分解读场地、把握场地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与设计规范,形成立意鲜明、功能明确的空间布局,完成总体方案设计以及详细设计(扩初阶段),并提交结构完整、规范的设计文本与图纸。

计划:2015.01.01-2015.02.10 三人讨论确定方案规划,完成初步设计

2015.02.15-2015.03.31 完成方案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相较于传统的大规模改造,这次设计重在重新体现其社会价值。

2.因地适宜,根据地貌及周边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变废为宝。

3.旧建筑适应性利用的社会价值,是使旧建筑重新融入城市中心,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