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22:32: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城市道路发展史的观察,并实地考察了一些城市的城市道路发现城市道路绿化的越来越显著,城市道路绿化已逐步成为城市的一种新的景观元素。本案是南通东绕城公路的部分路段,通过实地调查、城市未来的发展布置和当地政府群众的意向需求和期望获得的研究目的包括:

1、充分考虑满足使用功能在不同地段合理的划分了商业、居住休闲、自然风景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每个空间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大道。

2、因地制宜,根据周围环境及人们的使用需要,适当设置与整体城市风格相协调的道路铺装、文化休息、公共服务设施。

3、通过植物布置、铺装、景观灯等一系列道路周边景观小品来体现南通通州区当地的历史文化等特点,使其更容易融入城市文化中。

二、研究的意义:道路景观作为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城市景观和道路景观紧密结合。大气、时尚的道路景观风格体现着新通州蓬勃发展的城市风貌。

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的绿篱像是给通朝大街披上了飞舞的彩带,自然搭配的花灌、乔木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点缀其中,无处不在的洋溢着动感都市的特有魅力。同时也给每一个行驶在道路上的司机乘客在道路上体会到每个城市特有的文化气息,同时也可以是驾驶员的心情得以放松使驾驶旅途不再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一、国内:我国的道路绿化的历史比较悠久,古代称行道树为列树、行树、路树等。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东周,我国就已经有沿着道路种植行道树的传统。但是我国的道路绿化起步很早,却大多侧重的是单纯的行道树种植,并且关于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方法并没有在史书上记载,只以经验的形式传承,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也有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北京的王府井大道、深圳的深南大道、上海的世纪大道等。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审美水平的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也出现了新的理论模式。城市道路绿化也逐渐成为城市景观环境的一个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国内的道路绿化景观趋同化、单一化的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

二、国外:世界上最早的道路绿化景观出现在公元前10世纪,在印度加尔各答和阿富汗之间修建的干道在道路中间和两侧种植了3行行道树,世称大树路。公元前在中亚半岛和欧洲大陆开始有了一定体系结构和比例配置的植物景观,并且在中世纪前后开始盛行。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欧洲一些国家道路绿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颁布了有关道路栽植行道树的法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的道路绿化景观的系统理论越来成熟,并在不同时期出现一些具有特定时期内的特色,如1625年英国开辟了一条长约1千米,种有4~6行槭叶悬铃木的公用散步道兼车道,开创了都市性散步道栽植的新概念;1647年柏林建造的菩提树大道应该是最早的林荫大道;1858年法国巴黎建造的香榭丽大道更是成为近现代园林大道的经典之作,它对欧美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我国的道路绿化景观起步虽早,但没有历史文献的记载,发展起步基本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而国外的道路绿化起步早,但保留有系统体系的文献,并逐步发展改善。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对与道路绿化景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如生态设计及文脉的延续等思想也贯穿于道路绿化设计中,从而对道路绿化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及计划

一、研究内容:设计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道路与景观、人文、生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念,结合现有道路现状,我们提出合理的布局及按照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思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以人为本,极力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且性格独特的新景观街区。

本段路的绿化景观设计结合交通型主干道车速快、车流量大的特点,突出景观、生态效益,贯彻四季常绿、四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设计原则,达到引导视线、美化环境、组织交通的目的。本次设计运用几何构图形式,形成简洁、明快、具有时代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使司乘人员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因地制宜地选择绿化模式,在道路红线两侧尽可能营造较为丰富的绿化层次,形成丛林、密林、疏林、草坪等变化有序的绿化景观,创造具有自然形态的绿带,使整个绿化空间有序列,有节奏的变化,既有整体性,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二、计划:

1、3月15日-3月31日了解项目概况,对环境进行初步调查,做初步的示范区草图

2、4月01日-4月15日确定方案并绘制方案设计图

3、4月16日-4月30日结合实际情况对方案图纸进行修改

4、5月01日-5月15日对方案进行设计细节的讨论修改

5、5月16日-5月30日方案图纸绘制审核、编辑、整理,得到最终成果,等待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与创新

一、特色:

1、绿化带立意为相向发展,采用线、面组合加地被灌木的绿化模式,各序列组合两端的花灌木为两个面,宛如共青和德安,通过中间代表相向大道的线(高大乔木)相联系,线和面通过下层组团式的地被灌木,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点明相向发展的主题。

2、植被景观是景观设计的核心,而植被景观对道路两侧生态格局和经济可行性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次设计采用有规划的单元组合,达到自然、美观、经济的目的,以形成现代与自然相结合的景观肌理。在道路交叉口处,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H0.8m的低矮灌木或地被。

二、创新:通过道路景观小品及植物配置来表现出当地的文化和道路周边高新产业的特色产业,同时考虑城市未来的规划来建设,采用一定的高新产品来建造道路的部分局部使道路体现出高现代化的特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