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与保护历史遗迹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此情况下,将历史遗迹保护与城市民居生活相结合无疑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1)国外同类研究概况 遗址保护的概念,最早产生于16世纪的欧洲。
1515年拉斐尔以古罗马文物为题写的调查报告中,最早提出了保护文物古迹的思想;在欧洲,最早的由国家提倡开展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的是瑞典;欧洲国家几乎都在19世纪建立了自己的文物和遗迹保护法,并逐步完善成为一整套保护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二届会议于1962年12月11日在巴黎通过《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和特性的建议》;1964年通过了《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即《威尼斯宪章》,该《宪章》总结了欧洲100多年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为文物保护工作成为一门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设计以南京市明故宫原皇城为研究对象,查阅文献对遗址街区景观规划与设计与绿色基础设施进行理论、方法、原则的总结;对遗址街区景观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时代背景、文化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运用多种理论知识与原则对该地区的遗址街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造对策,提出优化提升方案,改善人居环境。
具体计划如下:第一阶段:查阅文献,对国内外遗址街区景观建筑规划与设计相关的理论、方法、原则进行总结。
对遗址街区景观建筑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与创新: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因为保留有大量的明朝遗迹和民国建筑旧址而充分体现了这两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气息。
这些遗迹旧址因为地处在人口较为稀疏的南京城东而渐渐丧失了原有的生机活力。
本规划设计提出了一种通过更新明故宫地段的重点遗迹线性空间即2条城市历史街道和明城墙带状公园的策略,来带动并激发历史风貌区整体层面的活力。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