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民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开放性的开敞空间,对构建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起着重大作用。他们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规模可大可小。
通过对设计方法的探索,利用现有城墙景观,让传统与现代城市人需求相结合;通过对空间形态和景观设计的探索,实现景观建筑功能和形态多样性的升华;通过对场地价值的探索,合理有效利用场地条件,围绕水和原生林地,创造新型复合价值的城郊休闲文化场所。
而在当今的社会中,设计越来越注重对城市的需求。不仅如此,为了使公众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到放松,设计者需要设计一些互动方式。较老的城市公园也只是在建筑外观或是墙面上装饰有图案,效果很机械,并没有真正考虑城市公园的功能性,缺乏一些细节。所以在琵琶湖景观设计中空间要趣味化,有足够的放松的活动游戏空间,有交流和运动的空间。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由于城市公园是一个新出现的设计理念,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城市公园的重要性,相对于美国英国这些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城市公园绿地来说,我国城市公园景观绿地设计需要国内设计师与研究学者继续大力探索。
城市绿地是在城市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的城市绿地规划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城市的活动带来了城市居住和工作环境的不断恶化,人民生活收到了严重的威胁,欧美掀起了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第一次公园运动。随着城市公园的发展,国外设计师注重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从原先关心保护城市公园绿地的有限的概念与活动,扩大到了保护全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概念和范围。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国外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已经比较成熟,他们非常注景观视觉的舒适感,以及对居民心理的影响,使得居民在接受植物的气息时候陶冶了人们的心灵。
而在我国大多数的城市公园虽然年代比较接近,但因为养护原因建筑十分陈旧,景观也十分呆板,就如琵琶湖公园绿地(旧址),位于钟山风景区外缘,虽景色和环境被市民逐渐认可,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难题,如景区内亲水城墙的保护利用措施和设施、景区内外交通的组织方式、功能性建筑的生态优化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将琵琶湖景区的功能片区重新规划,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室外空间。将景观与生态相结合,注意把握游客的心理活动,在景观中融入活动,教育等附加因素,使得景观设计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我们可以利用地块中央的原生林带将整个景区划分为以湖为主体的湖景片和以溪流为主线的清溪片区,通过水的联系使整个景区形成有机的整体。观景与休闲活动功能区相对分散,尽量多的采用柔和的软质景观,无刺无毒的植物等,通过主要步行道路和水系串联起来。其中以琵琶湖为主体的湖景片延续现状湖面的总体氛围对不符合主题的建筑与环境进行整治,以体现对明城墙的尊重。
富有艺术感的雕塑也是一个很好的增加景观生命力的方法,不仅没话了环境还可以提高游客的艺术鉴赏水品,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在设计中要多结合生态学、园林学、景观学等多学科知识。维持滨湖区域的生态平衡,在功能上以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为目标保证环湖滨周围区域视域开阔,采用借景造景的手法丰富空间景观,形成特定环境场所下的清静。
4. 研究创新点
琵琶湖风景区作为城市绿地公园,考虑到其地理位置和人文理念,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绿色生命和人的互动为主题,突出城市绿地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
其次,园区内部景观要与绿地外部大景观相呼应,使之具有风格上与绿化带保持一致、营造园区内外双生态景观的效果。比如在清溪休闲区充分利用原用地中低洼水塘的基础上进一步整治景区内的水系使得呈现出景区内一溪一湖的格局。将休闲区建设为以理水造景的方式、丰富景区景观创造以水为主题的休闲活动空间。在休闲区建筑上采取色彩融洽不突兀的外立面装饰,在景观的选材方面进行仔细斟酌,设计有生命力的景观效果。甚至可以在屋顶做绿化景观,并且在景观的植物种植上也可进行一定的创新。植物种植不仅仅只是粗糙地种几棵树或是摆几个盆景,而是要满足使用者的景观需求。
形成园区特色,体现独特的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注重对景观主题的选择和设计。建设茶室与咖啡馆之类建筑,将景观和餐饮活动联系起来,以创造清静祥和的气氛。景观的丰富和茶室的清静将一动一静完美的融合,形成丰富多彩的空间形态。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