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钟山风景区是南京的骄傲与象征,是南京山、水、城、林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开始,南京用了4年时间,投资40亿元,对钟山风景区进行了全面整治和功能提升,将钟山风景区进一步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琵琶湖景区位于钟山风景区外缘景区的前湖片区内,是2005年开始的钟山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建设工程中一环两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琵琶湖景区作为钟山风景区外缘景区前湖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与环境系统上有着重要作用。它的规划与改造看似只是钟山风景区的一个小型规划,但却有着影响甚至决定整体的作用。
此次琵琶湖的规划与改造要充分与自然融合,将人工的痕迹减少到最低.形成一个与自然环境协调、保持生态的持续稳定性、环境负荷最小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琵琶湖景区对于整个钟山风景区的生态、景观作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南京白鹭洲公园位于内秦淮核心景区夫子庙域外秦淮明城墙旅游风光带之间,距离夫子庙仅 190 米,具有非常优越的旅游区位。然而由于历史建设的原因,目前白鹭洲公,园处于居住建筑的层层包围之中,仅体现出了一般的居住区公园的功能,成为周边居民日常散步、晨练、群众性娱乐活动的场所。历史的人文底蕴和旅游功能尚未得到挖掘。公园虽然经过历代的破坏和建设,但整体上仍保留了良好的空间、水系构架和传统的人文景观风格,园中有大小十三座桥梁,形态各异,也构成了园中独特的一道风景。
2,南京乌龙潭公园改造中将蛇山、龟山纳入公园改造的范围,扩建了红楼园艺景区,提升公园的档次和品位,促成周边城市环境的整治。乌龙潭公园总体改造布局结构可以概括为一轴、五区。整个乌龙潭水系就是一道景观轴,而园内的五大景区就象项链上的绿翡翠串在其上。全园共分为五大景区:西南入口景区、环潭景区、人文古迹景区、红楼园艺景区、北入口广场景区。
3,南京玄武湖公园 玄武湖公园古名桑泊、后湖,位于南京市区东北。早在南朝即形成点缀有建筑的自然山水园林,辛亥革命后辟为公园。湖面、城垣和紫金山构成富有层次的山环水抱的风光。公园总面积 454 公顷,水面占 77%以上,五洲面积为 105 公顷,南北长约 2.4 千米,东西最宽处为 2 千米,周长 9.5 千米,属市级综合性公园。建国以后,人民政府确定玄武湖公园为南京市的大型文化休息公园,对玄武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1951 年开始浚湖工程,1952年起分批分期迁出各洲湖民 240 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体设计,因地制宜地强调和突出了玄武湖的自然景观,如结合浚湖弃土,拓宽翠虹堤,扩大菱洲,建翠洲舞台、樱花长廊,以不同花木植被形成各洲特色等。奠定了玄武湖此后四十年间的发展框架。十年内乱,玄武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均遭到空前的破坏。十里长堤连根拔除了 3160 株观赏树,民国时期的一些纪念性建筑也被砸坏、炸毁,有些单位乘机挤占公园绿地或进驻,建立如煤气柜等建筑,严重破坏了公园景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玄武湖逐渐恢复了勃勃生机。新建了梁洲盆景园、观鱼池、武庙闸等景点,樱洲栽植了大片樱花、菊花品种恢复到 600多种;道路、桥梁进行了修缮;白苑、清真餐厅扩建和改造完工,游览项目增多。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的内容:
1,钟山风景区与琵琶湖公园原有规划的特点。
2,琵琶湖周围的历史人文的情况与特点。
4. 研究创新点
对于蕴涵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及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大型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改造,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简单的大拆大建的改造开发模式,保护性、可操作性及可实施程度应当是公园改造方案中的设计重点。为了保护和恢复其传统历史文化及景观风貌,我们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长期整治改造的观点,进行合理的小规模的有机改造和适度开发,变大拆大建的变旧为新为渐进式的整旧如新。那些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改造效果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只用通过逐步地改善公园各方面的新旧问题,完善设施配套,才能逐渐恢复和保持城市综合性公园的传统特色风貌。另外,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城市综合性公园还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新矛盾,因此,对它们的改造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将多种改造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定期的维护更新管理,使公园在长期的整治过程中形成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于大多数设计项目,设计流程依次是先调查、分析研究、任务计划、各种方案、最终方案、施工图和施工。多数时间,我们重视的是方案产生的阶段,下的功夫花的精力往往也是最多。其实,还有两个阶段更加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那就是前期的调查及实施成果的检验与思考。前者可以有效提高改造方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而后者这种反馈和总结的工作如果能够定期进行,设计师能够从中找到他们的成功和失误的地方。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