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目的:研究人所居住的室内空间在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建筑内部空间如何能为人类提供生存、保护或生存屏障等各种危险应急措施的可能性。探索出建筑内部空间各部分在紧急情况出现时可快速实现对人的保护的变换组合模式,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人提供保护屏障,最大限度的保护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人身安全。2、意义:为应对当前住宅空间住户多,出口少等,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应对性弱的问题下,探索出建筑内部空间中的使用功能更多可能行,在满足日常生活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开发不同部分或整体更多功能的可行性。探索人在应对生活工作环境中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使其在满足日常使用功能的同时,同时拥有并增强其安全系数和防护系数,提高人在危机情况下的生存和逃生几率,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可能遭受的伤害,提高人们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情况由于希腊属于地震多发国家,所以研究抗震的办法一直是当地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 而这座新型智能减震屋就是最新研究成果。据研究人员介绍,智能屋的最大特色就是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智能屋里安装了多种传感设备,即 便是对最轻微的震动也会有所察觉,并可借助屋内设备减少甚至抵消地震带来的震动。 智能屋采用的材料具有自动修复 功能,一旦墙体在地震中出现裂缝,液态修补材料可以像胶水一样,粘住裂缝并迅速固化,从而防止房屋倒塌。室内传感器还 能迅速感知到温度的变化。一旦室温瞬间升高到一定程度,传感器就会通过互联网或卫星信号,自动通知附近居民并向消防部 门报警,从而降低地震引发的火灾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研究人员将在接下来的半 年时间里,对它的实用性进行检验。2、国内情况我国在《十一五其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按照有关规划和标准,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目前,北京、上海及大部分省会城市已经建立并完善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实施情况。台湾地区在9.21大地震后,都市防灾建设逐渐收到重视,开始深入研究都市防灾空间系统。震灾中超过十万人露宿避难,因此应急避难空间首先应确保足够的城市开放空间,以供救援、避难之用。2003年10月,位于背景中轴路东西两侧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朝阳段落成并正式开放,这标志这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正式建成。随后在短短的几年内,北京市先后建立了28处应急避难场所。这些应急避难场所都是根据现有的公园和开放用地改建的,真正设计社区应急避难空间的规划研究相对较少,已经开展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城市防灾空间方面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思想或策略,或者是针对某一防灾空间要素的规划研究。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情况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所以探讨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抗的主要研究对象。 2、计划:第一阶段(2月20日~3月9日):广泛收集大量的国内外关于灾难建筑的空间设计案例,选取南京周边相关空间的实际情况的资料或案例,并且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对比。第二阶段(3月10日~3月20日):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明确研究内容。然后对选址的居住建筑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分析其周围地理环境空间的优劣势,人流,历史意义等。第三阶段(3月21~4月25日):开始着手毕业设计的内容,初步设计,反复推敲,规划图纸,最终定稿。模型制作等。第四阶段(4月26日~5月15日):回归总结,系统归纳,从实际出发,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1、创新:具有防护功能的装置地震中如何减少震感强度分散破坏力尤为重要,隔震装置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力和水平变形能力,在发生大地震时,可安全稳定的支撑建筑物,不会出现失稳破坏,发挥隔震功能。
2、特色:①坚固实用对结构构件采用多道设防,严格按规范要求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加强节点连接,加强梁、柱端头箍筋加密箍筋量。 ②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非结构构件框架填充墙与柱子有效拉结,附属构件女儿墙、雨篷、挑檐等除保证自身整体性外,与主体结构有可靠连接和锚固,提高整体性保证其科学性和严谨性。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