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铁路学校校园绿地环境改造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14:43:5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最后的学习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积极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身心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铁路院校自诞生之日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环境与文化之间就有着深厚的渊源,存在着深刻而天然的联系。本设计通过在常州铁道学校校园绿地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目的:由于校园的绿化过于陈旧,道路规划也不太合理,通过校园环境的改造,将校园原有的绿地环境和道路进行新的规划和改造并且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精神相融合,通过校园环境体现出校园文化,铁路精神,让在校学生通过校园环境能够更好的感受和了解校园文化。意义:纵观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长河,铁路精神代代相传,但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当代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文化精神传承逐渐淡薄。作为铁路院校,通过对校园环境绿地的改造,让校园里的校园文化更加鲜明丰富,让学生能通过校园环境更加的了解感受到校园文化,在积极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里成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校园文化景观设计:

哈佛大学校园泰纳喷泉 景观给设计者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做了个很好的诠释。泰纳喷泉位于一个被建筑、构筑物、围栏所包围的校园步行路交叉口,由喷泉,巨石阵草地、沥青和混凝土路面在圆的不同点上相互交错,不断改变着场所的质地与色彩。 作为一个休憩和聚会的场所,同时作为一个探索的空间及吸引步行者停留和欣赏的景点。泰纳喷泉的设计让人们进入并参与其中,人们坐着、阅读、攀爬、跳跃、交谈和冥想。它同时也是一个向外的空间,反映了一个生动、神秘而强有力的空间。沃克利用简洁的形象和秩序化的景观,创造出了一个拥有丰富体验的环境,泰纳喷泉本身形式的简单纯净使它在繁杂的环境中表达了对自身的集中强调,而不是强调物体的环境因素或解释。此设计为来往师生和来此的人们带来了富有动态的校园文化景观。动态设计缔造了多重的空间张力,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万物的轮回,设计很好地映衬了哈佛大学百年的历史。

传播与景观的互动交融发生在任何时刻、任何场所,景观在时空中如同网络中的许多节点,经历一系列的持续增长,调节创造出一个动态的景观化连续传播场域。景观作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媒介,是直观的、可塑的、可体验的、可持续的、发展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 通过校园环境的改造,将原有的校园绿地和道路进行改造,通过校园改造,让在校学生通过新的校园环境能够更好的感受和了解校园文化。通过了解学校环境,学校文化,学校历史,明确设计思路,校园实地勘察分析数据在与搜集到的国内外资料相结合总结出合适的设计改造方案。

计划:

第1月 确定选题,了解收集国内外关于校园景观绿地改造资料,收集关于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料,进行收集总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校园绿地是具有社会综合功能的学校附属绿地,是形成校园面貌和特色的重要部分和学生主要的交流活动空间,也是城市休闲、交流绿地场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是继承与传播文化的场所,而文化的孕育需要时间的积淀。有历史感年代感的校园,往往绿地环境中一草一木,一石一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校园绿地环境景观的设计应特别注重学校本身所具备的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特点,注重构思与主题的表现,从而创造出不同特色的校园环境。可以运用多种设计要素,如铺装、雕塑、浮雕、景观标识牌以及植物等,将文化转换为符号融入其中,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另外,对于一些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建筑、植物等,应尽可能尊重和保护,增加历史韵味,凸显校园文化。 景观本身就是一种沟通工具,一种媒介,与周围发生的一切相互参照、相互调整。校园景观设计应从理解校园文化、传播校园文化开始,景观设计是在原有的校园生活场景之上的延续,景观设计本来的意义在于校园生活本身,在于如何引导人对于校园生活的理解,对于校园文化的感悟。设计的进步是时间的积累,是文化的升华。环境体现主流意识形态,所以要做的是以景观为媒介,对场所的可持续性传承,是对校园文化新的诠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