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78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般的儿童用具大多针对某个年龄段使用,而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可以继续使用的产品却很少。此次多模式模块拼接车设计就是针对性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增加亲子互动中儿童主导的游戏教育方式。
其一,“可成长性”,可以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用车需求通过再拼接的“积木玩法”拼接成新的产品功能模式,针对性解决多数儿童车的阶段性使用的限制问题,完成一种可持续性的产品设计,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少资源的闲置性浪费。大多数儿童车,以学步车为例来说,都只是针对于学步阶段的儿童使用,在完成产品使命后,产品就失去了购买意义,造成可用资源的闲置性浪费。
其二,设计中会有意将连接方式放大,是儿童成为拼接的主导者,寓教于乐。产品在变化使用状态时需要进行拼接组装,因此此项设计将亲子活动融入,并且将儿童作为拼接的主要实施者、父母参与性操作,不仅增加针对儿童的动手动脑锻炼,也增加了亲子互动,使父母转变成为参与性成长的角色。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通过桌面调研了解现有相关产品以及相关设计理念的产品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找到产品的市场定位,精确市场的消费人群购买特征和使用人群使用特征,为设计过程中的外观、材料、色彩等做基础。设计过程中,重点分析模块间可放大的稳固连接技术,重点解决可用于此项设计中拼接方式,同时关注使用群体的成长特性以及个成长阶段的需求变化。将“可成长性的设计”作为主导理念,并使儿童作为主导拼接者,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合理化实现设计预案。
综合考虑使用群体、结构、色彩、材料工艺等因素,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创新设计,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系统的设计研究,使产品达到预期要求,能够满足产品的“可成长性”“儿童的动手主导创造性”,使外观与功能满足用户诉求。
在拟采用的技术方案上面,本次命题所研究的是针对儿童设计的一款多模式模块、可拼接、具有成长性的可持续使用的儿童用车,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适用人群的特殊性,通过大数据的信息调查分析儿童的心理生理成长特点,并结合中国儿童玩具的特点和设计要素,将拼接和可成长性作为设计重点,提出多个草图方案,通过可行性分析,选取最优解方案进行深入设计,建立三维模型,对产品细节推敲完善,通过用户分析确定选材和配色,最后制作实物模型并完成设计报告。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月6日前:学生题目选题确定;
2月25日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展开市场调查,写出市场调研报告,完成开题报告并上传;
3月25日前:完成设计草图;设计最终方案的审定(包含结构设计);完成所有图纸的绘制;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谭秀新. 儿童车的设计研究[j]. 新玉文艺, 2019, (9)
[2]柳腾芳. 关于可成长性儿童产品的设计原则分析[j]. 艺术科技, 2018, 第31卷(11):186.
[3]zhang b . application of color and graph in packaging design for children's products[c]// 2016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language, art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celaic 2016). 2017.[4]闫二香. 童车可持续性使用设计研究现状报告[j]. 世界家苑(学术), 2017, (6)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