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软雕塑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16:24: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利用软性纤维材料与金属材料相结合,软硬兼施,表现人们所追求的刚柔并济。作品表面采用软性纤维材料制作,金属材料制作内部,表现我个人所追求的外柔内刚的感觉。意义:软雕塑是现代艺术的一种,是在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繁衍出的另一种能展示人类对生活真善美追求的艺术形式。软雕塑作品的特点是与人的交往更直接,触及性和亲和性强。运用布料、编织材料等软质材料在艺术表现上的多种可能性,并利用材料的柔性特质构建新的空间结构语言,逐渐形成系统的软雕塑艺术创作概念。作品将通过软雕塑的形式,充分利用材质进行对比,呼吁人们突破表面现象,探寻内心。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软雕塑是雕塑艺术中的一个分支,它不再以传统雕塑的庄严永恒为主要特征。艺术家多使用诸如棉、麻、丝、毛皮、化纤等软质材料进行创作实验,常用手法有剪裁、缝制、填充、拼接等手工劳作方式。波兰雕塑家玛格达莲娜阿巴卡诺维兹(Magdalena Abakanowicz)的《红色阿巴康》是这种探索的代表。阿巴卡诺维兹运用天然的大麻、粗毛,抽象的造型和单纯的大红色这些基本的视觉表达元素,采用特殊的编织方法,凸显织物表面的肌理,给人以原始而神秘的感受,并已显示出立体空间的效果。美国著名的雕塑家尼克凯夫(Nick Cave)是软雕塑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结合装置、录像、行为等媒介方式,创作了以音符套装为主线的、隐喻性的软雕塑作品。凯夫将人体的形态美和舞蹈的动感融入于创作中,以奇特别致与古朴自然的符号强化了雕塑的视觉效果与内涵。在作品中被装饰的身体不再是人体本身,而是一种携带和移动的雕塑载体,一种艺术表达的媒介。中国纤维雕塑家任光辉的作品《水墨风景》运用了树枝缠绕毛线的方法制成,其视觉效果更具雕塑性,艺术语言更加纯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研究软雕塑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了解纤维与雕塑之间的关系;研究由于纤维材质、色彩等变化而产生的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研究软雕塑装置艺术作品的陈列方式。作品选择软雕塑形式进行艺术创作,主体是以金属焊接的女性人体结构,金属框架外采用软性的纤维材质(如棉,麻,丝,纸等)运用编织、缠绕、编结、粘贴等技法进行包裹,模拟人体的皮肤及衣服。利用软性纤维材质具有的弹性、柔软、具有抗压性、温暖与包裹性的特质来表现女性柔和的特点。表达女性在柔和的外表下有个坚强的内在,打破社会对女性柔弱的刻板印象。

计划:1、选题2017.12.13

2、开题2017.12.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利用软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结合其色彩、材质、空间等艺术语言。通过对色彩冷暖进行对比、材质软硬进行对比以及作品本身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来表现我所追求的外柔内刚的主题。创新:软雕塑是在传统雕塑基础上的发展与突破。它不同于国画、雕塑等,但又有其特点的存在,立体视觉冲击力强,综合了许多艺术形式的特点。它能直接表现设计者的理念与思考,更多注入人的情感和思维方式。无论在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反映出现代社会对传统艺术的叛逆和对现代艺术观念的诠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