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利用中国传统工艺技法拓印,以南京中山植物园的各类植物为表现主题,以新拓片的形式来储存植被的生命,告别化石记录的死板。运用现代软件技术将拓片升级为文创类产品,以文创类产品的形式将中山植物园的景色保存。将自然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存储,为人们创造一种新的与自然接触的方式,与自然更加贴合,起到返璞归真的效果。也将中国传统工艺技法得以传承下去。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同类研究概况:
1、镂于金石,传只永久。这是古代先民的一种观念和风气,不独在中国,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罗马都是这样,将重要的文字刻石,晓喻天下。把石刻铭文转印到某种便于展现、便于携带的载体上去。当墨与纸流行使用以后,传拓与拓本应用而生了。拓本作为一种传播媒体而进入社会,赐惠人类。公元175年灵帝开始把经过刊订的经本刻在洛阳太学签的一排排石碑上,史称《熹平石经》;1799年8月,法国军队在尼罗河口岸的拉稀德城发现了一块石碑;
1809年碑文拓片被刊登在法国随军学者编辑的《埃及地方志》里;1822年9月29日,法国的埃及语言和历史学家商博良在巴黎科学院会议上作了有关报告。这一天被公认为埃及学诞生的日子;18世纪末,旅行家把楔形文字的拓片带到了欧洲,学者进行了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1844年有了重大突破,罗林森冒险拓印了古波斯著名的大型贝希斯敦铭文并解释了其全部内容,后证实基本正确。罗林森为近代重新认识楔形文字奠定里基础。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欧洲科学家解开了埃及和两河流域古代文字之谜,进而找到了失落的古代文明。人们在为那些鬼斧神雕的石刻惊叹的时候,在赞叹那些探险者的大智大勇的时候,也不要忽视了传拓技术在其中起到的所不可或缺的、无法替代的作用。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工艺技法拓印的文献资料,研究分析大量的书籍、图片和故事,勤加练习拓印技法;
2、系统了解、调研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植被情况,并提取重要元素与拓印相结合;
4. 研究创新点
本课题旨在传承传统民间拓印技法文化,用新的方式表达,更好的体现时代文化特色。以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植被作为媒介加以融合,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做一次新的尝试和拓展。以新拓片为目标并衍生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这种变现形式可以吸引受众、感染受众,甚至可以带动一种全新的设计风格。将中国故步自封的文创产业打破,使其焕发生机!借鉴英国、台湾等的文创产业链条,形成特色的文创产品。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