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环境教育对比研究开题报告

 2022-05-09 23:37: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但是,人类在享受工业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品尝到了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带来的苦果。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碍于种种原因,我国环境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完善,而德国环境教育起步较早,体系较为成熟,且与中国的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教育推广之路。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德环境教育的比较,将中德环境教育当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逐一进行归纳与分析,力求做到全面而细致的进行中德环境教育系统以及特点的梳理。通过查阅资料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论文,使得论文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有理有据、论点充分、论据充足。这一论文的完成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丰富中德环境教育的比较研究,为中国的环境教育改革提出有效的建议,并帮助丰富中国关于环境教育的研究,有力推动我国环境教育的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进行中德环境教育相关方面的研究,可以有利的为不同地区的环境教育改革进行相应的理论指导,这种指导是建立在对于中德环境教育进行相关而详细的梳理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于中国环境教育改革具有具体的实践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环境教育”这一名词,始于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并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但是,环境教育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并且随着人们对环境及环境问题的理解不断加深而不断深化。在我看来,环境教育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培养人们的环境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热爱自然的情感培育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47-153.

[2]黄香琴.“卢卡斯模式”对我国环境教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2015(4):94-9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2022年11月26日至2022年1月4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广泛阅读相关论文,征求导师意见,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5日至2022年3月22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