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253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分析,了解其在劳动地市场上地位,选择空间,收入层次,就业机会,在企业或机构高层次岗位发展前景等方面,运用社会性别的理论视角分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运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女大学生对当今社会用人单位人才招聘与培养上的建议与意见,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困境与期望,以及对政府的就业政策与保障的看法等。通过对女性劳动参与程度的改善,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平,有助于改善性别不平等现象,有助于提升女性的地位与社会整体效用。
1. 现实意义
一个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性别平等化,女性社会地位,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运作,就业成为劳动者与雇用者双向选择的一项市场化行为,造成就业稳定性下降。由于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女性受传统社会角色分工等因素的影响,在就业选择中本就处劣势地位,而今又成为直接受冲击的弱势群体。研究女性就业歧视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平,反排斥消除性别不平等,提高女性地位与劳动参与程度,使女性能够获得经济的独立与发展,参与到社会发展与建设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首先,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不是由于自然原因即身体因素等而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潘锦棠曾在《向公共家庭政策要妇女公平就业权利》中提及女性就业不公与公共政策间的冲突与联系,吴宁的研究也从这一领域对女性的就业歧视进行了解决方式上的探讨。陈为民的研究表示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很大部分源于性别歧视,其根源在于社会性别制度。李军锋在《女性就业与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一文中总结女性居于就业弱势地位的原因是:1.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强化以及对男女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不同期待。2.改革开放以后,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经济效率成为优先考虑因素,女性由于生育等原因无法达到人力资本最大化收益。朱镜德认为雇主理性性别歧视机制及女性人力资本积累歧视机制是造成女性在就业选择面、就业机会和未来发展前景、升职空间方面遭遇不公正待遇的主要原因。
其次,我国学者吴秀霞指出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关系不协调造成的。大学学历低于原有价值,就业领域形成买方市场。
再次,王伟琴的研究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主要归因为男权思想对大众意识的影响,如影响企业就业岗位选择或女大学生自身的职业选择,最终导致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受排斥。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其一,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分析研究造成女大学生就业上歧视问题的原因,其二,了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其三,针对现有就业情况下产生的问题与困境,女大学生的态度与看法以及建议和意见,提出相应措施改进,并研究各项措施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研究计划:第一步,选取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内容
第二步,收集资料
第三步,提出理论假设,确定研究方案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选取女大学生这一特殊阶段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将就业上的性别歧视缩小到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上,其研究范围有所缩减,着眼点更加专业化。
世界范围内研究就业歧视多从经济或人力资本角度,我国也多从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等角度,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相关研究较少。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