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运用社区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介入技巧,从城市总体角度出发,以某个社区为例,通过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其他协作组织沟通,提出社区参与对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社区对社区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的关注度。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发掘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过程中的问题,作出原因分析,提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程度的可行性措施,希望为政府或社区在制定相关政策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意义: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弱势群体之一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发展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就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参与程度方面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一些数据和案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通过对社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参与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有利于社区信息公开,社区工作透明化,推进社区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提高整个社区的和谐程度;有利于居民和社区了解到社区参与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提高身份认同感,保证其与社区其他城市居民之间的平等地位,加快其融入城市的进程。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首先是亨廷顿提出的政治参与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内容。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最大区别是,人民在大规模的政治组织中参与政治并受其影响的广泛程度。在社区居民参与中,政治参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政治参与理论通过对居民参与权利的认知以及心理因素的分析,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社区主义理论。社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如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罗伯欧文以及近代英国牛津大学的格林与霍布豪斯、美国的杜威等。社区主义倡导集体权利,这个集体当然就是社区。根据社区主义的观点,社区成员除了承担国家法定的义务以外,还要承担所在社区的道德义务,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善,不同社区的成员的道德义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科莱狄提出建立包容性社区,包容性社区的公善来自民众间相互彼此尊重与照顾。贝拉等人在《心灵的习惯》一书中即以社区主义为立论基础,增强着去对个人的自主性及其生命快乐的重要性,是人际交往中培养关心他人、利他精神、忠诚等态度并加深团体成员感情的前提。洛曼也以社区主义为基础,提出了公民行动理论,用以说明公民参与中社群成员建立归属感与社区意识的先决条件。
国内:对社区参与定义,我国学者有着较为一致的理解,即认为它是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运作的过程和行为(王风,1999;张2001;张卫,2001;杨荣,2002;陈雅丽,2002)。
汪丽萍、王刚等教授认为社区参与的意义重大。在社区层面,推动了社区的良性发展,社区参与在政府法人、单位法人、社团法人三方和居民之间互动协调,实现了社区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了社区价值的高效整合,有利于社区的全面发展。在政治层面,深化了政治体制的改革,社区参与作为民主化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动力和表征,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在社会层面,推动了社会的总体变迁。社区参与的扩展,培育了政府与市场之外的市民社会,有利于社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社会价值规范的整合。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内容框架:
1、 新生代农民工聚居社区现状,包括生活水平、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等。新生代农民工
在中的地位、对社区的归属感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4. 研究创新点
1、 研究社区参与对社区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积极作用,提高社会对社区参与的关注度。
2、 从社工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程度低下的原因,利用社区工作原理提出提高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参与程度的对策。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