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路径探析——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开题报告

 2022-07-20 14:07: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我国逐渐由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在这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流动的规模愈来愈大。在我国,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从农村到城市,其目的是务工。因此,流动人口中大多数是18至45岁的中青年人,而他们的子女正处在学龄阶段,流动儿童的教育等诸多问题随之产生。

对于流动儿童的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从#8220;问题视角#8221;发展为#8220;优势视角#8221;。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组织、环境都有其内在动力,并能所获得的一定的社会支持来维持自己的发展。优势视角注重流动儿童自身的优势能力,强调儿童抗逆力,儿童在逆境中依靠自身和环境系统的资源或优势,克服困难,展示积极适应结果的能力这种能力受到个体和外部环境系统的影响,并且在儿童生命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一样的形式。

本文以xx学校为例,在抗逆力视角下介入流动儿童,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方法,提升儿童面对困境的内在能力,增加外部保护因素,减少外部危险因素,提升抗逆力。同时,通过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将抗逆力理论运用到学校社会工作中,寻找到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有效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并进一步验证和推广,从而推动学校社会工作实践和理论的本土化进程和进一步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立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在抗逆力视角下探索改善流动儿童现状的工作方法和模式。

首先,探索流动儿童社会工作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文献回顾,了解国内外抗逆力视角下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确实文章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接下来,设计研究框架,研究内容的具体说明、抽样方案的设计、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统计资料的分析。然后,在xx学校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的具体开展,对活动过程中资料的分析和发现。最后,评估和分析所有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发现研究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提出未来学校社会工作研究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抗逆力理论深受积极心理学和预防科学的影响。在这两个学科的影响下,现有抗逆力研究不仅关注个体如何应对各种风险困境,也注重研究成果的运用!特别在美国,许多抗逆力研究结果被发展成不同的社会服务方案,通过推行这些服务方案来提升儿童、青少年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抗逆力。经过近40年的发展,抗逆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关注相关特质的研究、关注过程的研究、关注优势的研究和关注文化因素的研究。

在以色列、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移民人口众多的国家,政府和学校都非常重视移民子女的教育、文化和心理适应等问题,关于移民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移民儿童的教育权利的平等保障、移民儿童的家庭环境、迁移对儿童的影响、移民儿童所处的困境、移民儿童与教育改革等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25~2022.1.10 制定计划和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022.1.15~2022.3.19 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建立论文框架,完成论文初稿

2022.3.20~2022.4.10 修改初稿,中期检查,实地活动开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侯童,玉禾. 优势视角的学校社会工作辅导策略探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65-70.

[2]田国秀,邱文静,张妮. 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9-19.

[3]林文亿. 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青年探索,2009,01:86-9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