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中青年的自我认知与主体意识开题报告

 2022-04-04 21:55:4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随着娱乐业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前耳熟能详的粉丝文化逐渐转变为现在的“饭圈文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饭圈文化"展现出狂热化、表层化崇拜和盲目性、娱乐性消费,其中一个具体表现是,许多粉丝在追星活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例如她们会自发地在偶像的作品、演唱会或是代言的商品方面花费大量的金钱;另一表现是,粉丝的追星行为已经从过去的个体行为转变为一种更加系统、职业和追求团队化的一种行为(即形成所谓“饭圈”)。“偶像崇拜”的情况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问题,例如一些粉丝会通过“黄牛”等不法渠道,购买明星的手机号码、航班号座位号、酒店住房等个人隐私类的信息,打着“爱”的名义肆意侵犯他人隐私和权益。此外,在明星出没的机场、酒店等处经常有一些粉丝聚集,这些粉丝通过跟机、跟车等方式对偶像围追堵截,极大地影响了机场、酒店等场所的正常服务和秩序,增加了公共场合的运营管理难度和成本。而在网络环境中,粉丝会在社交平台上为自己偶像制造声势,在人气、商业资源、“氪金”(吸引粉丝给明星代言产品支付费用)等方面研究自家偶像优势,觉得“自己的爱豆就是天下第一”,与其他艺人的粉丝相互倾轧。当一些粉丝发现有损自家偶像的言论,就会像“暴力机器”一样排除异见。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网络上的“饭圈斗争”接连不断,网络空间变得乌烟瘴气。因此我们就会产生疑问: “饭圈”到底对个体粉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好是坏?为什么“饭圈”会出现这种现状?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因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对“饭圈”进行整顿?

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对网络社交平台上饭圈粉丝的调查,了解饭圈粉丝生存现状以及饭圈对普通粉丝产生的影响,探寻产生饭圈如此现状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规范“饭圈”提出建议和对策、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饭圈文化”的正面影响,以提高、加强青年自我认知和主体意识,促进和推动粉丝正常人格的形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饭圈文化"展现出狂热化、表层化崇拜和盲目性、娱乐性消费,集中反映了消费主义、偶像经济、媒介引导对当代青少年情感理念和行为表达的诱导和侵蚀。本课题对“饭圈”现象产生的原因、后果等进行研究,针对"饭圈文化"呈现出的青少年精神症候与社会症候,深化青少年群体的自我认知和主体教育,并针对粉丝群体在开展饭圈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病态现实问题,以及"饭圈文化"呈现出的青少年精神症候与社会症候,从社会学角度提出建议,从而对“饭圈文化”进行规范,发挥“饭圈”对青年的正面影响,引导青年增强自我认知和辨别力,塑造积极正面的主体意识,推动“饭圈文化”的良性传播和和谐发展。充分发挥"饭圈"正能量,探索并研究"饭圈文化"新主体、新客体、新内容和新形式的生成路径、发展方向,推动当代青少年"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共振。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手段。

1.在资料库中检索并查阅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了解研究现状,如了解目前青年对追星行为的看法、对待“饭圈”的看法、目前“饭圈”的现状等,从而进一步进行概念的界定,并确立研究的立场。

2.进入设计调查环节,设计抽样方案和问卷,并拟定个案访谈的提纲。然后开始实施调研,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调查问卷分发给研究对象并进行回收,同时进行依据访谈提供进行个案访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吴晓怡.养成系偶像组合如何利用饭圈文化吸引粉丝——以r1se组合为例[j].视听,2021(03):19-21.[2]王钰亮,易珍珍.新时代“饭圈”文化的发展与思考[j].新媒体研究,2021,7(02):104-106 111.[3]姜欣怡.“饭圈文化”影响下粉丝群体的网络民族志研究——以朱一龙粉丝群体为例[j].文化产业,2021(02):63-66.[4]张添翼,陈雪曼.从符号消费到符号生产——青少年“饭圈”文化的哲学解读[j].东南传播,2020(12):83-87.[5]贾雪霜.“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的应然引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1):17-23.[6]胡玉宁,徐川.青年圈群脉动的媒介感知与文化诠释——基于“饭圈”现象的叙事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0(11):70-79 93.[7]李金秋.“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及启示[j].汉字文化,2020(19):163-164.[8]周宣辰.协调、融合、共振:当代青少年“饭圈文化”的反思与引导[j].新疆社会科学,2020(05):124-132.[9]刘伟.亚文化视域下探析“饭圈女孩出征”[j].戏剧之家,2020(26):214-216.[10]何贝贝.主流话语与饭圈文化的合流模式探析——以“叉车打榜”等事件为例[j].传媒论坛,2020,3(18):139 141.

[11]丁慧民,任敬,马文静. 对大学生“粉丝"群体导引的调查研究[j].史教资料,2011(4):228

[12]李松. 粉丝与偶像的张力关系及其反思[a].江汉论坛,2013(10):1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①2022.10.21——2022.11.29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②2022.12.02——2022.12.14完成资料索引,进一步沟通论文思路

③2022.12.16——2022.01.10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