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放缓,由于疫情原因,整体经济形势有所下降,内外需求受限等多方挑战和经济负面影响都会导致就业岗位增加受限,中小微企业招聘规模缩减,甚至受疫情影响不少的某些中小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另外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普及,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面临淘汰,将大大减少对一般劳动力的依赖,转而依赖那些具有技术特长和优势的人才,技术性失业问题突出。且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人数连年攀升,待业人数增加,加剧了“饭少僧多”的现象。据统计,2020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 874 万人,积累的往年未就业大学生,2020 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同时加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就业竞争压力加大,大学生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成为促进就业的新模式、新途径。催生了一些新业态,诸多企业开启了如线上业务、远程办公等新模式,社群新零售、线上社区医疗、线上教学及培训等,各行各业都和互联网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应届毕业生云上择业就业趋势突出,信息服务业的逆势增长为大学毕业生无接触的情境下实现就业提供了可能,必将深刻地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择业模式,后疫情时代,必须将就业与移动互联网结合,才能实现高效、便捷、优质的就业服务。但目前互联网招聘涌现的岗位数量已大幅度超过投放简历的数量,对应届毕业生而言,处理海量招聘信息能力欠佳,从而错失诸多良机。学生在选择求职目标过程中,无法透过海量招聘信息,了解社会体系,难以准确将自身专业能力与企业所需人才相匹配,这将加大求职难度。
整体上“慢就业”现象的加剧,95后青年个性特点和求职意愿使得部分大学生尝试跳出传统的就业模式,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愿景来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趋于谨慎,部分学生“慢就业”是对就业理性抉择的过程性回应,是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观念对个人意愿的充分尊重。表现为由充分就业向高质量就业过渡, “斜杠式”职业选择,创业以及自媒体新业态的尝试等。当然,从负面选项中, “慢就业”现象成因表现多为大学生就业难度感知上升,普遍对自身职业规划不明确,对求职信息渠道不明晰,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欠缺,心态上的“佛系”规避竞争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二、就业意向的现状、出现的典型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主要采取访谈的调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一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访谈提纲,形成访谈问题。
二在苏州某大学抽取20位应届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
4. 参考文献
[1] 罗晓婷. 后疫情时代如何适应就业新常态[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15):4-5.
[2]魏东. “后疫情”时期河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成效提升对策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01):41-44.
[3]刘晏男,张家旗,韩春旭,冯华超. 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5):110-11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日期 工作内容
1.2022.11.20-2022.1.8 讨论并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2022.1.9-2022.3.5 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