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力视角下失独家庭社会交往能力研究开题报告

 2022-03-27 18:49: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由于现代社会的高风险率以及过去政府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了失独家庭。随着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他们的问题和需求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中年丧子是人生三大最痛苦的事情之一,白发人送黑发人无疑是一种切肤之痛,中国人一直崇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养儿防老观念,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支撑,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对于这些失独家庭来说,没有了孩子就等于没有了全世界一样。个体与一个特定的人持续联系,这个特定的人是当孩子或者个体感受到脆弱或需要保护时去寻找的人,家庭在丧子之后,这种原有的依恋关系就会被打破,失去孩子的父母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安、麻木甚至绝望等情绪,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依恋关系又会被重建起来,使得失独家庭的父母慢慢消化丧子之痛,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进入一个平稳的恢复期。而本文从抗逆力视角来研究进入恢复期后失独家庭父母的人际交往体系,最早起源于对处于困境中儿童的危险性研究,指的是处在危险困难的环境下,人们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愈挫愈勇,不但没有被危机和困难打倒,反而自我调整,迎难而上,发展良好。而抗逆力的重点在于复原,即重新恢复到危险事件发生之前所具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复原是否对失独家庭人际交往能力造成变化,抗逆力与人际交往体系是否又有着必然的联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第一,不同失独家庭的抗逆力强弱程度。

第二,家庭在失去独生子女后,人际交往能力是否出现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对苏州市狮山横塘街道的失独家庭进行无结构式访谈,主要以个案访谈为主,辅之以走访被调查者的社会网络圈,包括家人、邻里、朋友、同事等,全方面了解被调查者的详细情况,搜集有效资料,再结合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确保研究结果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4. 参考文献

[1]谭磊. 论社会工作视角下失独父母的社会融入问题[a]. 东疆学刊,2014年第3期.

[2]席居哲,左志宏. 抗逆力(resilience)与青少年教育[a].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3]邱丽珍. 基于抗逆力视角下的适度父母再社会化[a].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日期工作内容

①2022.10.21——2022.11.29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②2022.12.02——2022.01.10完成资料索引,进一步沟通论文思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