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农民市民是指改革开放后,生活在农村的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长期从事城市非农产业的社会现象。他们在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融入城市,成为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市政建设的动力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分、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
根据主要发展中国家制定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和世界人口增长预测,到21世纪50年代,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将达到70%,整体进入完成阶段。按照官方统计的数字,到200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1.8%,这一成就虽可喜,但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化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城市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我国农业人口数量众多,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必然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当前我国处于农村人口仍占多数、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的阶段,城市化的首要含义和重点是农民转移就业和转移就业农民工的城镇化、市民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各类城镇面积不断扩张,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民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他们能否及时融入城镇生活,实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同步,是衡量城镇化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论文以苏州园区东亭社区为例分析动迁社区农民市民化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方法说明、东亭社区农民市民化现状、市民化过程中的困境与原因分析、提出市民化的具体策略等。预期目标是:了解农民由农村走向城市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应与困难,以便于为城市化进程清除部分阻碍。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观察法:为了获得直接客观的第一手资料,深入东亭社区中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社区的居委会与工作人员交流,也可以深入社区,与社区内居民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
2.访谈法:制定出访谈提纲,通过对于社区人员的访谈,了解社区人员对自己由农民转换到目前这种市民的感受以及目前有什么困难及需求,在通过进一步访谈内容后,整合出对此研究有用的精炼的资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参与访谈的人群中分为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三个类别,分别抽选10位)
3.文献分析法:对于收集到的国内网络评论资料,电视报纸报道进行有效地整理和概括,找出关于动迁小区农民市民化相关资料,并在同时收集社会工作者对农民市民化看法的相关资料,将两种资料进行整合,可以进而清晰的了解现状。
4. 参考文献
1.陈美球、李志朋等:《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剖析与对策探索》,《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第11期。
2.安乾、李小建、吕可文:《中国城市建成区扩张的空间格局及效率分析(1990 — 2009)》,《经济地理》,2012年第6期。
3.成艾华、魏后凯:《中国特色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1期。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9日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
2.2022年1月10日至2月26日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