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和杜丽娘形象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2-03-06 20:14: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是我国古典戏剧的浪漫主义杰作。他们二者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一般比较《西厢记》和《牡丹亭》时,会通过主题思想、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角度来进行比较。《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第26卷第3期44-45页的韩秀玲和郝文利的《试比较西厢记与牡丹亭》中分析《西厢记》和《牡丹亭》都以封建时代上层社会青年男女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为题材。在主题思想上《西厢记》反对封建礼教的重点是反对“门当户对”的婚姻观,歌颂婚姻自主的进步理想;《牡丹亭》则重点在于反对“存天理,去人欲”的程朱理学, 要求个性解放。在表现手段上《西厢记》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它遵循现实生活发展的逻辑,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表现生活、剧中的人物、事件力求表现出现实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牡丹亭》则不同,它是用幻想的情节,来表现理想与现实,个人与时代的矛盾冲突。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西厢记》是通过巧妙的戏剧情节,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的。《牡丹亭》而是采取了主观抒情的方式来表现人物性格。
时至今日,人们对《西厢记》和《牡丹亭》的研究还是有很多,两剧的题材相同, 但主题不同, 塑造人物的手法也不相同, 语言色彩也不尽相同。崔莺莺和杜丽娘是两本剧本的女主人公,当这两本书放在一起比较时,女主人公的比较也是不可避免。
崔莺莺和杜丽娘是中国戏曲剧本中叛逆的典型女性形象,他们都出身官宦家庭,却在对爱情的追求上有让人出乎意料的执着和坚持。《西厢记》和《牡丹亭》中描写了崔莺莺和杜丽娘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但是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又不会觉得两人在各个方面有什么雷同,这都源于他们拥有着不同的形象色彩和在追求爱情时的不同表现。现阶段的文献资料中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比较崔莺莺和杜丽娘的形象。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崔莺莺和杜丽娘的形象分析
2.崔莺莺和杜丽娘形象的同异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传统的文献研究法:参考尽可能多的专著,文献。阅读出版专著,利用校图书馆网上检索工具。客观总结已有结论,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思考,体现唐传奇女性形象研究的当代价值。
2、纵横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文学作品发展的角度,立足历史实际,客观研究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并借鉴国外学者观点,全面研究。
4. 参考文献
[1]靳晓敏.崔莺莺和杜丽娘形象比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2卷第6期,2008.
[2]杨芳芳.崔莺莺和杜丽娘形象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8卷第1期,2001(03)
[3]贾学清.论崔莺莺、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内蕴差异[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24卷第11期,200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1.15——2022.1.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2022.1.5——2022.2.28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3.2022.2.28——2022.3.15 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