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概况
杨梅(myricarubrasieb.zucc.)原产中国东南各省和云贵高原,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特色果树[1]。国外虽然有不少杨梅种,但是很少栽培,绝大部分杨梅果都产于中国。近些年来,我国杨梅栽培更加迅速地发展,现在长江流域以南均有栽培,主产浙江、江苏、福建、江西、湖南及广东省,其中栽培面积、产量及品质等均以浙江为最[2]。
杨梅果实风味独特,甜酸适口,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除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花色素和类黄酮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3]。杨梅还具有医疗保健和药用作用,北魏的《齐民要术》即有记载[4]。近代生物学和医学进一步证明,杨梅具有消食、消暑、御寒、止泻、利尿、治痢疾及生津止渴、清肠胃、除烦愤恶气等多种药用价值,在医学上常用作收敛剂、强心剂、驱风剂、健胃剂、胸肺药、皮肤药和创伤药等[5]。杨梅还可以加工成多种蜜饯和饮料,十分畅销。杨梅生长在远离大城市的山区,极少或没有被大气污染,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危害较少,具有绿色无公害水果之美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以浪荡子杨梅茎尖、未木质化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无菌苗的研究,目的在于:摸索出一套适合浪荡子杨梅快速繁殖的方法。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初始诱导培养采取当年新生直径3~4mm的杨梅枝条为外植体,剪去叶片,于饱和洗衣粉水中晃动清洗20~40min。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外植体20~40min后带入无菌室。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然后用75%乙醇消毒0~60s,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0.1%升汞表面消毒6~10min,无菌水冲洗5~7次,用灭菌剪刀或刀将外植体分为顶芽和茎段,并将茎段剪成2~3cm。置于事先备好的初始诱导培养基中培养。以wp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琼脂6g/l,蔗糖30g/l,ph值调至5.8。接种后置于光照下培养,光照强度1500lx,光照时间每日10~12h,培养温度在25(1)℃,相对湿度为80%。了解不同处理方式对外植体的除菌效果,以及不同质量分数的6-ba、naa和pvp组合对芽体萌动、展叶的影响。
(2)新芽伸长培养将长出新芽的外植体剪去发黑端部后,转接入芽伸长培养基中培养,直至新芽伸长到≧0.5cm。以wp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琼脂6g/l,蔗糖30g/l,ph值调至5.8。接种后置于光照下培养,光照强度1500lx,光照时间每日10~12h,培养温度在25(1)℃,相对湿度为80%。了解不同质量分数的6-ba、naa、ga3和pvp组合对新芽伸长的影响。
(3)增殖培养将长到≧0.5cm的新芽剪下,并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直至新芽伸长到≧1.0cm。以wp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琼脂6g/l,蔗糖30g/l,ph值调至5.8。接种后置于光照下培养,光照强度1500lx,光照时间每日10~12h,培养温度在25(1)℃,相对湿度为80%。了解不同质量分数的6-ba、naa、ga3和pvp组合对新芽增殖的影响。
4. 研究创新点
本项目是以浪荡子杨梅为材料,研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这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研究计划
(1)2012年7月~2013年5月,筛选合适的外植体和采样时期;
(2)2012年7月~2013年5月,研究不同消毒技术对外植体初代培养的影响;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