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mPLDα基因菊花抗逆性鉴定及抗逆机理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28 21:49: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意义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是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其色彩艳丽、花型丰富,深受人们喜爱[1],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

其中,切花菊约占世界切花总量的30%,在花卉产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一方面切花菊的抗逆性能力较差, 低温、高盐、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会影响切花菊的品质与质量,同时存在不可避免的自然衰老;另一方面,但随着全球温室效应,气温不断升高,高温成了制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设施栽培中,由于肥料的大量施用,土壤水分的大量蒸发和缺乏雨水淋溶,使得土壤次生盐渍化日趋严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鉴定pldα转基因菊花的抗旱性,并阐述其作用的生理机制。

2研究内容鉴定pldα转基因神马的抗旱性;比较分析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变化特性。

2.1 形态指标的检测不同时间点各处理植株形态的观察,以及植株存活率的记录,比较转基因植株(正义与反义)与野生型植株之间的差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用20% 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干旱胁迫萎蔫指数的评定参照张常青等[21];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进行测定(李合生等)[22];80%色谱甲醇浸提内源激素aba,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陈远平和杨文钰)[2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作图采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

2技术路线见附件3实验方案3.1 干旱胁迫模拟设计将生长一致健壮的转基因植株及野生型植株种植于塑料杯中,栽培基质为珍珠岩:蛭石:营养土(1:1:1,v/v/v)的基质,种植于温室中(23土2℃,12h/12h光周期),将8-10叶龄的转基因z1、z2和f1、f2及野生型植株根部清洗干净,浸泡在20% peg6000溶液中,模拟干旱胁迫24h。

3.2 干旱处理后形态测定取出各处理植株,用去离子水冲洗植株3遍,放入水中恢复生长一周后拍照记录植株的形态变化及萎蔫指数,恢复生长后统计植株存活率,实验重复3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磷脂酶几乎在植物所有的生命阶段及对环境的应答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磷脂酶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南芥、蔬菜和果树上。

对观赏植物的研究很少,对切花菊磷脂酶d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 研究计划1)2013年3月-2013年6月转基因菊花脚芽扦插育苗,进行干旱处理,观察、测量并记录转基因菊花的表型特征,并定期对叶片进行取样。

2)2013年10月-2014年5月 进行拟测定的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

3)2014年9月2014年12月 全面完成实验内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数据,并撰写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