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凤丹(paeoniaostii)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utandc)植物[1],一直作为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在我国多个省区进行广泛栽培[2]。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发现,牡丹类植物的种子含油率在24.12%~33.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3.05%~90.0%,尤其是亚麻酸含量高达31.56%~66.85%[3-4],远远高于目前主要的食用油。因此,牡丹籽油被大家公认为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凤丹因其结实率高、产油率高,且生长的适应性强,作为以收获种子加工牡丹籽油为生产目的油用牡丹的主推品种在全国很多省区正在进行大范围的推广种植,导致凤丹种苗的市场缺口较大。主要原因是目前凤丹的育苗多采用传统的大田育苗方式,导致育苗周期长,且种苗长势弱,出苗率低,远远满足不了种苗市场的需求。而通过人工快速打破凤丹种子的上胚轴休眠,在容器内及设施条件下培育,可提早出苗4-6个月,且出苗率大大提高。但由于凤丹实生苗主根生长缓慢,侧根发生少,容器育苗条件下虽然可提早成苗,但由于幼苗侧根数量少,短时间内不能形成根团,影响容器苗移栽的成活率,及后期的长势。因此,如何采取措施促进凤丹容器苗侧根发生以提高移栽成活率是凤丹育苗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常认为选择合适的基质和容器[5-6],或者育苗时实施一定的控根方法[7]可有效增加幼苗侧根的数量,使其形成发达的根系,从而获得优质壮苗,提高成活率,且有利于后期幼苗的生长。如黄丹凤等在甜瓜育苗试验中筛选出高量木屑、蛭石,泥炭、蛭石,泥炭、木屑以及泥炭中量、煤渣低量、木屑高量4个组合的基质更适合幼苗生长[8],王艺等在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不同栽培基质的研究中发现泥炭-珍珠岩、泥炭-谷壳和泥炭-树皮粉3类基质中,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均较好[9]。研究发现,无纺布容器因具有孔隙可使主根生长出容器外,有空气切根的作用(根系伸出容器空气修剪主根生长),空气切根能明显促进地径生长,抑制主根生长,加快侧根和须根生长,使根系更发达[10-12],可以培育出侧根发达的种苗,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种林木种苗的培育。
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凤丹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比较了不同基质配比、不同促侧根措施、不同容器对凤丹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以找到促进凤丹容器苗形成发达根系的最佳方法,为快速培育凤丹优质壮苗提供技术支持。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通过设置3种不同的基质配比、采取3种不同的促侧根措施、采用3种不同的育苗容器,研究各处理对凤丹幼苗生长发育情况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选出凤丹容器育苗适宜的基质、促侧根措施及容器,为快速培育凤丹优质壮苗提供技术支持。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田间生物统计学方法设计单因素试验,采用植物生理生化学、园艺作物栽培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生长指标的调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实验方案: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在此之前,国内并没有关于凤丹快速繁育技术特别详细的研究,但是本实验从容器选择、栽培基质的选择以及理化方法促进其侧根生长三个方面进行实验设计,弥补了前人的不足。开创了凤丹种子快速成苗技术系统研究的先例。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4年10月-2015年1月:
(1)将从安徽铜陵凤凰山采收的凤丹种子进行筛选,选出饱满优质的种子用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进行层积处理:种子与灭菌的沙子按体积比1:3进行混合,装于封装袋内,定期喷水注意保持沙子含水量在50%。层积近4个月后,挑选根长超过40mm的种子进行300mgl-1ga3溶液浸泡处理,浸泡时间为24h,以提前打破凤丹种子的上胚轴休眠,促其提早萌芽出苗。出苗后定植。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