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研究课题主要是有利于完善和创新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有利于实现大学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利于促进高等农业教育体制改革即推广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有利于解决农业科研、推广与生产相脱节问题,既能有效地促进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又能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有利于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这一功能的发挥。
目前国外学者对以大学为技术依托的农业推广组织在农业推广体系及农业发展中的现状及重要性均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对于以大学为中心的农业推广组织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聚焦美国。因为美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是以大学为主导的,可以说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的典型代表。l. van crowder和j.anderson (1998)认为农业研究、教育及推广(简称iee)机构之间的弱连接是由国家农业技术体系的系统化瓶颈问题引起的,这样必然阻碍iee对农业有效发展做出贡献,而实践证明,研究、教育及推广一体化提升农业科研系统的整体实(merrill-sandskaimowitz.1989;engel, 1990; ortiz, 1990; roling, 1990 )。王莹(王,2003 )认为赠地学院农学院是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及推广的核心力量。
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业推广组织是指以农业科研所或农业大学设置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的,面向农村、城镇居民的,以传递知识性技术为其主要目标的农业推广组织。从目前发展形势看,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农业推广组织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农业推广模式发展的主流。关于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推广的研究己成为学者关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成果有:汤国辉对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服务农村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如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技大篷车、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专家大院模式,此外扬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南京农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推广模式,农业科技大篷车、科技超市等模式,总结和分析这些典型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启示,为下一步构建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2013年1月我国施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2013年国家中央一号文件又强调 构建农
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等方式,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由南京农业大学首创的 科技大篷车在科技推广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本文就以科技大篷车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高校农技推广的共性与科技大篷车独有的特性,为构建高等农业院校的推广高效的模式提供依据,同时为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加快步伐。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形成过程及取得成效、存在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应用各种方法对于高校推广的模式特别是科技大篷车进行了从过去到现在的探索,得到一些共性的地方,也总结出科技大篷车的特性之处使研究的深度达到应有的要求。有一个优势就是对于本校的推广模式相比其他院校更熟悉,更了解,研究得到的数据更客观。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5-5-10至2015-6-10 阅读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015-6-11至2015-7-10 撰写文献综述,确定具体 的研究课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