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水杨酸处理对花烛品种‘Sonate’病毒病抗性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1-21 21:49: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又名红掌、安祖花,原产于哥伦比亚等热带雨林区,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花烛叶形别致,佛焰苞火红艳丽,犹如台上点燃的蜡烛,是观叶观花俱佳的珍奇花卉[1]。

近年来,花烛在全球热带花卉贸易中的销量仅次于兰花而位居第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项目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1研究目标(1)明确已感病毒病花烛的病毒种类;(2)明确水杨酸对花烛抗病毒病的影响。

1.2研究内容(1)已感病毒病花烛的病毒种类分析;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观察花烛感病症状及危害程度,初步估计感染病毒的种类;再通过病叶rna提取、病毒序列引物设计,利用pcr技术分析病毒的种类。

(2)sa对花烛病毒病抗性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2.1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1)已感病毒花烛病毒种类的分子鉴定; 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rna病毒及其表达情况。

首先,根据ncbi genbank (https://www.ncbi.nlm.nih.gov/)收录病毒的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imier 5.0设计软件分别设计相应病毒的特异引物;再提取花烛病叶的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条带的长度,并将条带回收纯化后送测;最后将病毒扩增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登录的其它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2)外源喷施sa处理花烛及取样; 选取长势一致的感病花烛植株,置于相同温室条件下培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3.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病毒病严重影响花烛的外观品质及经济效益,是目前温室栽培花烛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水杨酸在植物抗逆性方面研究已取得良好进展,但其对花烛抗病性,尤其是抗病毒病的作用至今仍不明确。

本项目拟从测定与抗病相关生理指标及半定量分析病毒表达情况两方面剖析水杨酸对花烛抗病毒病的影响,为花烛脱病毒技术及今后花烛生产病毒病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4. 项目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2017年07月2017年09月 设计实验并进行水杨酸处理;2017年10月2017年12月 花烛病毒病类型分子鉴定;2018年01月2018年04月 生理指标测定及数据分析;2018年05月2018年06月 论文撰写,完成毕业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