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植物区系是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其目的是探讨植物生命的起源、演化、时空分布规律及与地球历史变迁的关系。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研究植物群落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来确定当地植物的分布类型,提供关于植物资源的分布和储量的资料,同时也能通过考察发现新的有用植物,可以了解各类植物和植物群落在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分布类型,以及这些分布类型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趋向等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植物区系的研究进展1858年C.R.Darwin的《物种起源》发表后,植物区系地理学进入大发展时期,有很多植物区系地理学大师,如J.D.Hooker,O.Drude,A.Engler等,都用进化的理论研究世界植物区系的分布和历史等问题,对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二十世纪初主要由于与植物地理学有关学科新理论的发展,植物区系地理学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奥地利地球物理学家A.L.Wegener于1912年提出著名的大陆漂移说,1915年出版的《海陆的起源》全面冲击了地质学中长久盛行的海陆固定论,并反映在植物地理学中的陆桥学和植物区系北极第三纪起源说。30年代由基因学说(遗传学说)和自然选择理论相结合产生了新达尔文主义。基本理论是:遗传变异的基本原因是染色质的突变,最后可以导致形成亚种和新种以适应新的环境。其现代权威著作是R.Good关于植物分布忍耐力的《有花植物地理学》,先后出版四版(1947,1953,1964,1974)。50年代由于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古地磁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新学科、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如微古生物学、深海洋底钻探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人造行星的发射和遥测遥感等等,都促成了以海底扩张板块构造为中心的全球构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这一地球构造理论于1968年的正式提出,被视为一次地学革命,使魏格勒大陆漂移说在渐趋消沉约20年之后,又再度受到生物、地学各分支的重视,并得到再现和发展。70年代现代植物区系地理学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今正继续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成为地理学和植物学间一门高度综合和深化的学科。在方法上,也从野外调查、采集,传统的统计分析,进步到分子系统学手段、数理统计,栽培实验,定位和实验室研究观测以及电子计算机和3S技术的应用等。当前在植物群落的研究中也加强了植物区系成分分析的内容,1982年在布拉格举行的26届国际植被学讨论会的议题就是《植物群落中的区系分布现象》。分为四个专题,内容涉及不同植被类型的区系分布型谱,不同群落间的区系相似性,以及应用区系分布学组织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问题。这些研究将把植物地理学的两个主要部分:区系学和群落学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使之推向更高的生态系统水平。国内植物区系的研究进展(1).外国学者对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中国植物区系研究最早始于一些外国学者,他们往往是从采植物标本着手的。从16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有约16个国家共约200名外国学者来过我国调查植物资源和采集植物标本[3],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0多年中,外国学者在中国共采集了近100万号植物标本,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英国学者A.Hneyr,他于1885年至1897年在中国鄂西、川东、海南、台湾、云南等地采集了数万号标本,著有《中国植物名录》等著作;奥地利学者Handel一Mazeztti他于1914年至1918年间在川、滇、黔、湘采集了大量标本,其著作《中国植物总览》(1929一1937和《中国植物地理结构及其亲缘》(1930)是研究中国植物区系的重要文献[4];德国植物学家.FL.E.Diels,他研究中国植物30余年,编著《中国中西部植物志》(19001901),全面记录了中国中部和秦岭地区数千种植物,在此基础上发表了中国近代植物地理学的第一篇论文东亚高山植物区系;此外还有美国植物分类学家萨金特、梅里尔和沃克等亦对中国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2).国内学者对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我国学者真正开始中国植物区系研究始于二十世纪20年代。胡先骕、刘慎谔和李惠林等3人可视为最早系统研究中国植物区系地理的杰出代表。胡先驯于19261948年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东部森林植物区系和中国植物区系的成分、性质及区系的分区问题,刘慎谔根据他在我国西北各省及新疆和西藏经历千辛万苦只身采集和观察所得,于19341944年首次提出我国植物地理分区,将我国植物区系分为8个区后来他又进一步阐明了中国植物区系区划的若干原则问题[9]。李惠林于19441957年间研究了中国植物地理的分区问题,他还对东亚与北美植物区系的亲缘,东亚木本植物区系的重要性,台湾与菲律宾之间的植物区系关系,以及台湾植物区系的起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956年以后,我国陆续出版了较多有关中国植物专科、专属和全国性或地区性植物区系地理的论著,其中有:钱崇澍等(1956)的《中国植被区划草案》、吴征镒(1957)的《云南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研究报告》(I,П) 、陈嵘(1962)的《中国森林植物地理》、张宏达(1962)的《广东植物区系的特点》、吴征镒(1965)的《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等。在《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中首次提出的中国植物区系热带起源的重要观点,他指出:居于北纬20度至40度之间的中国南部与西南部和印度支那的广大地区,是最富于特有的古老的科和属,这些从第三纪古热带区系传下来的成分可能是东亚区系的出生地。1979年,吴征镒在全国植物学会上做的《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区系分区系统,即把青藏高原、中国日本和中国喜拉雅作为与亚洲荒漠、欧亚草原并列的植物亚区。该系统根据植物区系和植被统一发生的原则,将中国植物区系划分为2个植物区,7个亚区和23个地区。接着,张宏达发表了《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1980)。他根据古植物、地质历史、特别是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大陆漂移、板块学说,论述华夏植物区系与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并提出了关于被子植物起源中心问题的新见解。1998年,吴征镒等以1979年提出的植物区系分区系统为基础,对分区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将全国植物区系分为四个植物区,七个亚区,24个地区。这个植物区系分区系统被分认为中国目前最经典的分区系统,也是目前在中国植物区系研究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分区系统。进入90年代后,吴征镒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4个课题,即((中国特有科属的区系地理学》(王荷生等)、《关键地区、薄弱地区的植物区系研究》(吴征镒等)、《白坚纪、第三纪中国植物区系起源和发展》(陶君容等)、《中国重要科属、原始科属的起源、分化和地理分布》(路安民等)等的深入研究,获得了大量成果,完成了对中国植物区系的全面评价。特别以吴征镒东亚植物界和张宏达华夏植物界为代表的一系列观点的提出,使中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区系理论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包括指导老师伊贤贵老师给出的指定阅读文献,以及其他植物区系方面的文献。
通过阅读学习这些文献,了解植物区系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3月完成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部分。
4. 研究创新点
本次研究除了基础的对调查地进行实地考察,查阅文献完成论文外,在对当地的植物区系分布类型进行研究的同时,也会对比其周边临近地区,而不局限于宝华山一地。
通过对宝华山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以及对其周边地区的对比研究,更好地理解植物与地理环境的联系性,分布的规律性。
更好的掌握植物区系的研究方法。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