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2对‘正午’ 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及解剖学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19:47: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牡丹(Paeonia sect. Moutan)为芍药科芍药属落叶亚灌木,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观赏兼药用植物。牡丹微繁殖历经30余年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体系,但至今未能应用于牡丹规模化生产,究其原因,首先试管苗生根率极低,其次平均根数少导致试管苗移栽后吸收能力弱、极易死亡。因此,试管苗生根问题的解决是牡丹微繁殖成败的关键 ,也是推进牡丹产业化的关键。本研究通过石蜡切片技术观察腐胺诱导牡丹试管苗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的结构形态,以期为解析外源腐胺诱导牡丹试管苗不定根发生的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牡丹属于难生根的诱生根原基植物。刘会超等在牡丹凤丹白( P .suffruticosaFengdanbai) 、贺丹等在牡丹太平红研究中发现,牡丹试管苗的不定根也可由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贾文庆等在牡丹 乌龙捧盛 组培苗生根研究中发现大田栽培的牡丹茎切片木质部、韧皮部分化完善,表皮有明显角质层,细胞小且排列紧密 ,而牡丹乌龙捧胜 试管苗根发生部位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分化不完善,在木质部中导管极少,表皮细胞大且排列相对疏松,不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在生根阶段会导致生根困难,根发育不良,这可能与组培苗长期处于高湿、营养充足的环境,水分、营养充足导致自身运输功能会减弱有关。已有研究认为,植物激素使组培苗基部变成吸收养分的中心,起着促进物质交换、调配组培苗养分的作用,是促进诱生根原基植物生根的重要技术手段。合理的激素配比不仅有利于组培苗根原始体的诱导,而且能够促进不定根的发育和生长。

最新研究发现,于根诱导培养基中添外源腐胺可将牡丹乌龙捧盛、锦袍红和正午由的生根率由27%~48%提高到80%~100%,平均根数由1~3条提高到4~6条(Wen et al.,2016)。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初步确定牡丹试管苗取材方法、石蜡切片的制作技术、石蜡切片的显微观察技术以及观察结果的分析方法,然后通过具体的试验分析确定腐胺诱导牡丹试管苗不定根发生过程的细胞组织结构变化,并划定牡丹试管苗不定根发生的关键时期。具体计划如下:

1)2018年1月-2月,阅读相关文献、期刊。按照 正午牡丹生根体系(wenet al.,2016)进行培养,将无根苗接入外源腐胺处理组培养基暗培养 30 d 以诱导根原基,以不加外源腐胺的处理为对照。根诱导期间,每隔 3 d 取外源腐胺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茎基(约 5 mm),并用faa 固定液固定用于解剖观察。

2)2018年3月系统学习石蜡切片的显微观察技术,然后结合大量的不定根发生方面的文献阅读,划定牡丹试管苗不定根发生的关键时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牡丹作为一种生根难度极大的木本植物,长期以来人们对其不定根的发生机制了解甚少。根据最新研究,于根诱导培养基中添加 PUT 可大幅提高牡丹试管苗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这一发现为上述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极佳的研究切入点,即通过比较 PUT 处理组和对照组在生根过程中结构形态,以期为解析外源腐胺诱导牡丹试管苗不定根发生的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