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现象日益增多,我国长江、黄河等流域洪水泛滥、局部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水涝已成为植物遭受的主要逆境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选育优良的耐水湿景观树种对沿江沿海地区的景观恢复和营造具有重要意义。中山杉现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是十分重要的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淹水胁迫,对中山杉在淹水胁迫下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其耐涝机理,筛选具有优良耐涝能力的枫香单株,以期为观赏价值高且抗逆境能力强的中山杉选育提供参考,并为中山杉在园林绿化以及在沿海、沿江等洪涝多发地区的栽培供理论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中山杉耐水淹机理的研究内容较少,淹水对其根系、叶片、光合、呼吸和荧光特性等的影响研究均较少。近年来,中山杉在我国云南滇池、安徽巢湖和三峡库区(没顶淹水)的湿地生态系统构建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淹水胁迫下,植物根系中高淀粉是植物耐淹的重要特征,中山杉根系淀粉含量远高于叶片,这是中山杉耐淹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山杉极强的耐淹水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以上内容来看,国内外对中山杉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研究内容涉及叶色变化、光合作用特性和根系活力等,但是都不全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在扬州市江都区试验基地,选择60株2年生中山杉扦插苗作为试验料,通过淹水和对照两种处理,中山杉表型性状(苗高、地径)和生理指标(氧化物质、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等)进行测定,针对淹水胁迫下中山杉的各指标的响应,探讨其耐涝机制。
研究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沿海和涝害地区耐水湿树种的筛选极为迫切,而中山杉适应性强是优良的园林树种。国内外对中山杉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本试验以中山杉为试验材料,对其淹水胁迫过程中生长和生理特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山杉的耐涝性研究的进行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沿海和涝害地区耐水湿观赏树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