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大量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行道树除了有降温增湿、防风固土的作用之外[1-3],还具有滞尘作用,即对于空气悬浮颗粒物有着吸附、过滤和阻隔的作用[3-6]。空气悬浮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沙扬尘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物理化学反应在空气中生成的相应的盐类颗粒。如果对这些悬浮颗粒物不加以控制,就会造成能见度降低、空气混浊、大气污染等后果,进而影响道路交通、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
通过研究城市中常用行道树的滞尘机理和滞尘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而为城市行道树的选择提供新的依据。可以有效利用行道树对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吸附、过滤和阻隔作用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7-11]。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行道树对空气中各种悬浮物的滞留、吸附、过滤等作用的研究逐渐兴起。目前,对滞尘能力的研究主要是测定植被的滞尘能力,包括单叶片滞尘量、单位面积滞尘量、单株滞尘量等[12-14]。国外对植物的滞尘能力研究比较多。在国内,由于道路等粉尘较多,形势严峻,有关滞尘的研究也逐渐兴起,尤其在一些发达地区,有关此类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一些发展中地区而言,其行道树滞尘能力的研究尚较少。目前,关于行道树滞尘能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由于树种和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原因导致的关于研究行道树滞尘能力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也各有不同,因而往往结论大相径庭,缺乏可用性[15-17]。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及内容:
本研究拟分不同种类行道树滞尘效果分析和影响行道树滞尘效果的因素分析两部分。首先对所选择研究的不同区域区域的行道树的滞尘效果进行比较,得出滞尘能力大小关系,并深入分析造成该结果的可能性原因,然后将不同区域的行道树滞尘效果进行异同比较,最后归纳出滞尘效果较好的行道树或植物配置类型,并得出如何更好地生物治理空气污染的启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南京市三类城市道路绿地中行道树的滞尘能力即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与树种种类、道路种类的关系。
本文拟在借鉴南京市相关绿地植物调查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南京市三种典型的城市道路绿地树种的滞尘能力的调查,运用数量分析法对南京市三类城市道路绿地树种的滞尘能力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树种种类选择和植物配置模式对滞尘效果影响的调查。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1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电子资源数据库等途径查阅大量文献,理解植物滞尘的意义等相关知识,理清植物滞尘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学习植物滞尘机理、植物滞尘的生理反响等有关理论知识,获取物滞尘机理的常用实验方案等相关研究信息,为设计实验方案和分析方法提供思路和参照。
1.2实验研究法:设计行道树滞尘效果的测量方案,选取南京市典型的地区进行实验样品的采集,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滞尘效果并得出影响滞尘效果的影响因素。
4. 研究创新点
南京市现有关植物滞尘的研究较少,选择南京市三个典型地区的行道树的滞尘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不同种类行道树的滞尘效果及影响因素,可以为日后南京市城市建设时行道树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在不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情况下,在现有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利用差值法求出单位面积滞尘量
将实验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结合,通过excel办公软件建立数据分析图表,为分析南京市行道树的滞尘效果及影响因素提供更有效的渠道。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研究计划:选取3个具有代表环境特征的地区:南京市新街口、南京市六合工业园区、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即喧闹区、工业区、旅游区。
并从三个地区各选取三条街道进行其行道树树叶的采样;将采摘样本密封并在无振动的情况下带回实验室并进行滞尘质量和叶片面积的测量;通过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比较分析。
2.预期进展:计划于2019.8.1-2019.8.10进行与课题有关的期刊论文的阅读和学习;于2019.8.11-2019.8.19与导师讨论实验方案和实验器材的使用;于2019.8.20-2019.8.22三日进行了实验样本的采集和实验数据的测量;于2020.2.15-2020.3.15进行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于2020.3.15-2020.3.30进行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比较;于2020.4.2-2020.4.15进行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