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滨水植物景观是指在水岸线一定范围内所有植被按照一定结构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滨水景观建设中,植物是构成景观的基础,能够发挥生态效益,还能提供户外游憩场所。目前,湖泊、河流、溪塘这些滨水区域是我国新农村景观中最为敏感,与居民生活关系十分紧密的地方,所以滨水植物景观成为了南京新农村景观环境打造的着重点之一。滨水植物景观的营建有利于改造新农村整体环境面貌,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并且保护乡村的地域性景观。和城市滨水景观相比,新农村滨水景观应更具自然性并兼备充满生气与活力的人工景观,但是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和冲刷,部分乡村景观模仿城市,盲目引进观赏价值较高的外来植物以及人工护岸,破坏了乡村景观的地域性和多样性。为了更好地维持南京新农村景观的地域性和特殊性,传承传统文化,有必要以长江村为例对滨水植物景观营建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更加深入与细致的研究,并且提出优化建议,将南京新农村滨水植物景观地域特色和生态效益进一步发挥。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研究概况:国外对于乡村滨水景观的研究是是伴随着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进行的,德国、荷兰、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在乡村滨水植物景观建设中,重视对植物生存空间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二战后,德国乡村居民自发举办德国农村竞赛,要求打造多角度的乡村景观,在和谐使用土地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建造,确保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在池塘河流等生态敏感地带考虑多样化植物配置。欧美国家在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方面,运用新材料和新科技,不拘泥于单一功能的滨水环境,持续开发多功能为一体的滨水环境。
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其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对滨水植物景观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日本在乡村滨水植物景观建造方面强调自然生态,环保可持续。1995年,日本河川滨水地区整顿建设中整理编写了《滨水地区亲水设施规划设计》一书。与该书一起被列入《滨水景观设计丛书》的还有《滨水自然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这一系列丛书以城镇河川建设中保护景观为中心,提出了正确的保护方式和创造自然生态的水边植物景观的方式方法。韩国曾大规模开展乡村景观美化运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例如在河谷丘陵和河川平原等滨水空间精心规划稻田梯田、整齐有序的人工草地和果园,对韩国的乡村旅游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国内研究概况:我国在滨水植物景观理论研究方面多集中于发掘滨水植物景观的美学价值研究、功能价值研究;我国对乡村滨水景观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研究范围集中在长江江河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域,其中以江浙水乡景观的相关研究最为突出。刘黎明教授在其主编的《乡村景观规划》一书中认为乡村滨水景观设计上要以植物配置为主,创造开敞的草坪、草地,形成可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注重滨水植物景观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特色,滨水植物的配置在兼顾形式美的同时,要注重其生态要求,遵循自然水岸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规律,采用植被的多层次组合形式,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随着营造乡土景观和关注场所精神等理念兴起,国内开始注重滨水景观的地域性表达,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进行乡村滨水的自然群落配置。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以长江村为例进行对南京新农村建设中滨水植物景观营建的调查研究,分析南京新农村绿化建设中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手法及特色,重点调查长江村滨水植物景观中的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及生长现状,分析其植物群落和观赏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符合南京农村地区滨水植物景观的一般营造手法,以期为南京和其他周边城市的新农村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研究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而进行南京新农村滨水植物景观营建的研究,使论据充分,结论可信。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