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形成广泛社会共识,但是各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依循惯性基本模仿城镇化建设模式,将城镇建设样板移植或改造到农村,导致千村一面情况严重,农村特色丧失、农业文化割裂,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地乡村文化存在的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地域文化特色逐渐衰亡,乡村景观的地域特色也逐渐消失。乡村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应当以尊重地域文化为前提,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
二、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同类研究概况:
从地域文化视角考量美丽乡村的建设,应当着重把握自然、人工和格局之美,并且更加注重把握文化、观念、行为之美,后者主要作为精神层面的涵养,首先必然以前者为物质基础,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规划实践中有所体现,依托外在的物质形式,孕育出内化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展现出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的价值,从而实现具有鲜明特色和审美意趣的魅力之村。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日本传统村落社会快速崩溃,出现了农村的过疏问题。针对这-现象,日本政府为了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自1970年代初期实施了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即造村运动,以期改善农村条件,减小城乡差距。这一运动鼓励村民自发参与,保护农村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着重塑造乡村空间特色和竞争力,利用城市经济开发乡村旅游。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
(1)本文选题的背景、依据,及研究内容与方法的陈述。
(2)对地域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进行概述,本文认为学术探讨的前提是做到专业概念的明确。
4. 研究创新点
(1)对美丽乡村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研究,从美丽乡村规划的地域文化、景观特征、生态农业、审美理念等多个层面得到启发,从而构架地域文化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理论框架。
(2)对南京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当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成功做法进行提炼和升华。
(3)在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对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及其发展前景的展望。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