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龙池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最南端,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东临太湖,面积123公顷,其地理位置东经11949′,北纬3122′。自然植被类型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与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比,在种类组成上有很大区别。宜兴市龙池山地处中亚热带北部边缘地区,植被类型在江苏地区极具代表性与稀缺性,除了典型的樟科华东楠、豺皮樟、紫楠、红楠及壳斗科苦槠、米槠、青冈、石栎等常绿叶林树种及檫木、紫树、青皮木等落叶树种外,还有较多早生或中生的落叶阔叶树种如短柄枹、栓皮栎、板栗以及牛鼻栓、枫香等,成分比较复杂,群落结构上却又比较简单。而且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不但种类稀少,数量也很少。这些与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一定差别。对人为破坏或局部小气候的变化都很敏感,在人为破坏或小气候影响下,均可转变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其它类型,恢复的速度也较慢。因此,对江苏宜兴市龙池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植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阶段(1915~1971年):1915年,张珽在武昌高等师范学院首次开设植物生态学课程,,1922年,他和董爽秋合著了《植物生态学》,这可能是我国最早关于植物群落的著作。真正早期对我国植物群落进行系统研究是由钱崇澍、刘慎谔、李顺卿等人开创。1927年,钱崇澍发表了有关安徽黄山植物生态研究专门报告《黄山植物和植被初步记载》,可谓近代植物生态学研究在我国的开端。1924年,李顺卿在美国做的博士论文《明尼苏达州湖附近森林演替因素》,可以说是中国学者研究植物群落学的第一篇重要文献。侯学煜对指示植物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川黔境内的酸性土及钙质土指示植被》(1942)、《黔南酸土和钙土上的植物群落》(1949)等,1960年又出版了《中国植被》一书,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中国植被的分类和分区问题。1960年,钱崇澍、吴征镒等又主编了《中国植被区划(初稿)》。从1955年起,在钱崇澍、李继侗、侯学煜主持下编辑出版了《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专业的学术刊物。这一时期还有乐天宇、何景、熊文愈、林英、张宏达等人对植物群落进行相关研究。这些中国植物群落学研究先驱者们的工作对中国植物群落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阶段(1972年至今):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并开始酝酿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模式的战略思想。同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议,开始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是环境时代的开始。1972年开始人和生物圈研究计划(MAB),推动生态学研究的全球化,我国实施了包括卧龙、鼎湖山、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等十个相关的项目,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植物群落学的发展[3]。中国植被编委会的《中国植被》(1980)等的相继出版,系统地总结了全国植被研究的丰硕成果,阳含熙等人的《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1981),及相关植物群落定量分析、生态分析等论文,这些都对中国植物群落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90年代开始,生态学已经着重在人类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研究,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已经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分了。我国的植物群落学研究顺应世界植物生态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逐步建立了适合我国的植物群落研究方法和地植物学派。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2月至3月中旬文献查阅,研究区域及其自然概况,研究地龙池山自然概况,自然植被分布概况;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进展,立题意义等二、3月至4月中旬野外调查准备(方法,工具,路线);龙池山植被调查研究(数据采集;标本采集;数码照片采集)三、4月至6月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数据处理及分析;论文撰写及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国内现在对龙池山的科研成果比较少,通过本次在龙池山的调查,可以了解保护区内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分布,为今后对龙池山的调查研究垫下基础,并为加强保护区的管理作出一定贡献。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