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土壤抗蚀性反映土壤颗粒抵抗水的悬浮和分散的能力,表土由于动植物活动频繁,有机物质多,抵抗水的分散能力也强。这也是反应土壤侵蚀的重要指标,为防止水土流失提供了依据,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粉沙淤泥质海岸地势坦荡,是我国重要的海岸类型,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在开发过程中,平坦地貌经挖河、筑路及农垦后必然要改变小地形,出现许多集水、汇水的坡面,形成有利于土壤侵蚀的地形。再加上土质松散,土壤极易遭受侵蚀并堆积在沟河中,迫切需要采取必需的防护措施。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水土流失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对水土保持工作都极度重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国外对土壤抗蚀性的研究中,美国的研究比较深入与广泛,苏联在土壤性状与土壤可蚀性关系方面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日本对此研究也取得了较多成果。Middleton1930年建立了以分散率(dispersionratio)为土壤可蚀性的指标,此后又提出侵蚀率概念,youcos1935年提出了用黏粒率(clayratio)作为抗蚀性指标。20世纪60年代川村秋男提出了水稳性团聚体风干率指标。自我国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来,我国学者对土壤抗蚀性也进行了大量研究,郭培才于1992年将土壤抗蚀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胡建忠于1998年提出﹥0.5mm水稳性团粒含量为沙棘人工林地最佳抗蚀性指标。朱显谟、蒋定生、李勇、高维森等科学家于1991年提出﹥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为最佳土壤抗蚀指标。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论文研究内容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查阅有关文献,了解所研究的课题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完成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二、盐城大丰、东台、响水、射阳粉沙淤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的基本概况及基本研究方法的确定。
4. 研究创新点
国内对于粉沙淤泥质海岸防护林抗侵蚀性的研究很少,本课题借助沙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对防护林的抗侵蚀性进行研究评价,为整个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