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端,不但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大部分地方位于中纬度,疆域辽阔,南北跨度大,气候类型丰富:从南至北的温度带,从南海诸岛的赤道热带至大兴安岭北端的寒温带。中国具有非常独特的地理特征:横跨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中的两个主要区古北区和东洋区。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特有性简约分析(parsimonyanalysisofendemism,简称pae)是由rosen在1985年从地质学角度提出来的,以后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地理学分析、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模式以及优先保护区建立的研究究(rosen,1985,1988;张明理,2002;余文刚等,2006;goldanietal.,2006)。作为一种历史生物地理学方法,特有性简约分析直接根据所研究分布区内分类群的有无作为分布区的二元特性,借用简约性原理及其计算方法,建立分布区分支图,表达分布区之间的关系。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特有简约性分析方法(parsimonyanalysisofendemism,简称pae)是研究生物地理学的常用方法,是由rosen在1985年从地质学角度提出来的,并在1988年做了改进,以后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地理学分析、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模式以及优先保护区建立的研究(rosen,1985,1988;张明理,2002;余文刚等,2006;goldanietal.,2006)。作为生物地理学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直接根据所研究分布区内分类群的有无作为分布区的一元特性,借用简约性原理及其计算方法,建立分布区分支图,表达分布区之间的关系。特有性简约性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地理学分析、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模式以及优先保护区建立的研究。
有关长江流域鱼类的研究,一些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发现,淡水鱼类在长江流域内的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于晓东等对长江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大尺度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流域中,鲤形目鱼类达269种,占整个流域物种数的71%以上;其次是鲇形目和鲈形目,分别有37和35种,各占整个流域物种数的10%左右;其他11目鱼类数量很少,共有37种,仅占整个流域物种数的10%左右。与全国物种数相比,鲤形目、鲇形目、鲟形目和合鳃鱼目比例相对较高,在1/3以上;与世界物种数相比,只有鲤形目和鳢形目占到10%以上,其他目比例很低,鲤形目4科在长江流域都有分布,鲤科、鳅科各有190种和61种,分别占整个流域总数的50.26%和16.14%,是整个流域物种最丰富的类群;平鳍鳅科有17种,占总数的4.50%;胭脂鱼仅1种。鲇形目的鲿科和鮡科各有20种和8种,分别占总数的5.29%和2.12%;鲈形目的鰕虎鱼科占总数的4.23%;鲑形目的银鱼科和鲀形目的鲀科各有6种,分别占总数的0.59%。其他23科共有47种,每科有1-5种,数量较少(于晓东等,2005)。长江流域在我国鱼类物种多样性保护以及濒危动物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鱼类区系是鱼类同环境(包括鱼类本身互为环境条件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呈平衡状态的综合反映。鱼类区系的组成和起源也是导致物种分布存在区域间差异的重要原因。江源区和金沙江中上游反映了高海拔流域物种特点,共有鱼类29种,以适应高寒环境分布的裂腹鱼和高原鳅为例,其中4种高原鳅仅在该区段分布;上游其他区域则反映了中高海拔流域的物种特点,共有鱼类279种,流域内仅在该区段分布的鱼类达到了92种,其中以适应高海拔或急流分布的裂腹鱼、白鱼、高原鳅以及云南鳅等为主;中下游流域则主要反映低海拔流域的物种特点,共有鱼类261种,流域内仅在该区段分布的鱼类达到了95种,其中洄游和河口鱼类占很大比例(于晓东等,2005)。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对南部地区,如广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的淡水鱼类分布进行了归纳。
2013-03-042013-03-29:检索文献,开题报告。
2013-04-012013-04-30:查阅文献,收集数据。
4. 研究创新点
对中国南部地区淡水鱼类种类进行统计,用特有简约性分析方法对淡水鱼类的生物地理学进行研究,探讨中国南部地区淡水鱼类的多样性分布及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