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颗粒物造成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灰霾天气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环境灾害和污染事件,当前,在中国部分区域存在6个灰霾天气严重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黄淮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加强灰霾天气气候环境分析,研究灰霾天气形成环境特征,对地区灾害防治、公众健康保障和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灰霾天气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加大光化学烟雾污染可能性,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增加交通安全隐患,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公众环保热点焦点问题。
因此,及时了解灰霾天气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准确监测,预测灰霾天气,降低灰霾天气发生频率,减少和降低灰霾天气带来不利影响,是当前经济社会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大气颗粒物的产生方式有三种,即直接以固态形式排出的一次颗粒物,在高温状态下以气态形式排出,在烟羽的稀释和冷却过程中凝结成固态的一次可凝结颗粒物:由气态so2、nox等前体物通过大气反应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
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不仅直接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颗粒物,也同时是排放了大量的so2、nox、nmhc等污染气体.这些气体通过均质核化过程或异质核化过程形成二次颗粒物。
michael对人类活动排放到对流层的颗粒物进行的研究表明,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的产生量为345t/a,这些进入对流层的颗粒物中大约35%是从排放的s02转化而成的硫酸盐粒。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1)利用南京地区相对湿度、大气能见度等资料,计算出南京地区灰霾的发生次数、强度等,为分析南京地区灰霾的时空演变规律提供数据支撑;2)利用线性趋势法、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南京地区灰霾天气的演变规律;3)分析南京地区灰霾天气产生的原因,为减缓区域大气污染提供背景资料。
研究计划:2015年3月中上旬:文献查找、实验准备,撰写开题报告;2015年3月下旬~4月:数据处理,结果分析:2015年5月:撰写论文、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建立南京地区灰霾时空分布图,将灰霾天气的变化与季节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
深入分析灰霾天气带来的气溶胶等颗粒物对辐射的影响。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