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河岸植被缓冲带对磷循环过程影响的差异开题报告

 2021-08-08 22:40: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氮、磷元素是农业面源污染中最突出、最普遍的水体污染物。植被缓冲带是一个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的生态系统,它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化反应的协同作用来发挥其生态效应。它可以通过过滤、吸收、滞留、沉积等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降低,可有效地控制入河污染负荷。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河岸植被缓冲带模式,包括植物组成、不同密度和不同宽度等对磷循环过程影响的差异性,为确定适宜河岸植被缓冲带,减缓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及水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水体中氮、磷污染十分重视,在氮污染形成机理、随降水入河比例、在河流中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引起富营养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有关磷素的迁移转化以及整个磷循环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有关不同河岸植被缓冲带类型对地表中磷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及控制技术仍然缺乏对比研究。此外,国内外关于不同密度植被缓冲带对磷素的削减和截留能力研究很少。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通过在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沙塘港村(紧邻太湖)的试验样地内栽植同龄的杨树林、中山杉林、杨树中山杉混交林,配置成不同的密度和不同的宽度的林带,以天然草地为参照,在不同时期测定不同密度、不同宽度以及不同物种组成的各植被缓冲带对磷素的削减和截留能力,进而探索不同密度、不同宽度和不同物种组成的植被缓冲带对磷循环过程影响的差异性,以及探索出适合太湖地区控制磷素污染的植被缓冲带类型。

研究计划:2014年12月下旬2015年1月下旬:查阅资料,阅读相关文献,撰写试验开题报告,收集设计试验的相关方法,初步选定试验样地;

2015年2月上旬2015年2月下旬:继续查阅相关文献,明确试验方法并熟悉技术路线,进行试验前期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试验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结合当地的乡土物种运用生态工程原理构建植被缓冲带,在天然降水后收集采样,测定植被缓冲带对磷循环过程影响的差异性。此外,目前关于不同密度植被缓冲带对磷素的削减能力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中通过配置不同密度植被缓冲带,为构建太湖生态防护林带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