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沉降对杨树和水杉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1-08-08 22:38: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多浓度梯度的氮沉降模拟对比实验,探讨外源氮输入对于不同树种细根生物量的影响,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径级间生物量的分配规律,进而了解森林地下生理生态过程对持续氮沉降的响应机理和反馈机制,对于提高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的氮沉降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地下生态系统作为一个黑箱系统,受制于研究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其研究进展远落后于地上生态系统。国内外对于细根的研究多以室内控制变量实验居多,缺少野外原位实验的数据验证。外源氮的输入对于不同树种细根生物量是否有相似的影响规律?细根生物量的空间与径级间的分布规律在外源氮输入条件下是否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是否随时空变化而呈现一致的规律?这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相关结论也需要在不同树种间进行更多的野外原位试验进行验证。具体参见综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研究杨树和水杉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对不同程度外源氮输入的响应,包括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径级间分布规律。 研究计划: (2014.12.20-2015.01.16):文献收集,撰写综述,准备开题(2015.03.20-2015.04.02):实验地实地考察 (2015.04.10-2015.04.25):野外根系样品采集,实验室细根生物量测定 (2015.05.15-2015.06.10):数据处理分析,并撰写论文 (2015.06.10-2015.06.20):准备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探讨水杉和杨树人工林对不同程度外源氮输入的响应,这种不同树种间多梯度施氮实验在国内外均较少进行。此类试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氮沉降对细根生物量影响,为实现全球变化条件下人工林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