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和增施生物培肥基质对水稻生长的意义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 秸秆年产量高达数亿吨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含碳丰富的能源物质, 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1-2],但秸秆利用率不高,大部分秸秆被焚烧,不仅导致环境污染,还造成资源浪费,秸秆还田是秸秆的一种重要利用方式。 秸秆还田不但可以解决秸秆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可以促进农村养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大量施用化肥是保证水稻高产和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3],但由于长期施用大量的化肥,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改变土壤酸碱度等土壤危害,过量的化肥施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秸秆还田和增施生物培肥基质不仅可以解决秸秆过剩问题,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改良土壤性状。陈新红等研究表明 ,小麦秸秆还田后水稻增产 6.5%以上 , 稻米品质得到改善 [7]。 秸秆全量还田虽然已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秸秆还田率低,秸秆腐解速度慢,水稻生长前期秸秆降解会产生有害物质[8]。增施生物培肥基质可以加快秸秆腐熟速度,降解秸秆降解产生的有害物质。 2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和增施生物培肥基质国内外研究概况 2.1小麦秸秆腐解特征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1个月内快速腐解,至还田第30d腐解了31.74%~52.16% ,之后腐解相对缓慢,仅在原有基础上腐解了4.34%~11.28%[4]。 2.2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的改良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如在李继福等人的研究中,发现正常使用钾肥的增产效果虽是优于单独使用秸秆还田的,但秸秆还田配合使用钾肥的增长效果又要优于使用钾肥的[5]。以此来看,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部分替代化肥的效果,减轻化肥使用和秸秆燃烧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张振江[6]研究了长期麦秆还田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秆还田可使作物增产,并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磷。 2.3小麦秸杆全量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能增加有效穗数,提高水稻产量 ,并提高水稻结实率和成穗率[9],有报道表明,小麦秸秆还田水稻一般增产5% ~ 8%[10],杨思存等发现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抑制水稻前期生长 ,而促进水稻后期生长。这是由于秸秆分解过程中能产生丁酸、阿魏酸、吡喃糖 、二羧酸甲基酯等他感化合物, 对水稻苗期生长产生毒害作用[11]。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可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 进而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秸秆还田后水稻根量大 ,根系伤流量多, 叶片光合速率提高 ,叶色衰老较慢[9]。徐国伟等认为这是植株衰老慢 、干物质累积量高的重要保证 ,也是水稻高产的重要途径[12]。
|
3.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和增施生物培肥基质应用前景 秸秆还田能够部分代替化肥农药的效果,且长期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状,降低因施用化肥和焚烧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积极作用。但秸秆腐解速度慢,并在腐解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增施生物培肥基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廉洁, 任万青.我国农业秸杆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科技创业月刊, 2008, (8):86 ~ 87 [2]郝淑玲.小麦秸秆还田技术在农业中的合理利用与发展.农业科学苑,2006, (4):182 ~ 185 [3]黄俏丽.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4]刘萌.全量还田麦秸秆腐解特征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5]李继福,鲁剑巍,任涛,等.稻田不同供钾能力下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47(2):292-302. [6]张振江. 长期麦秆直接还田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J]. 土壤通报, 1998, 29(4):154-155. [7]陈新红,叶玉秀, 许仁良, 等.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作物杂志, 2009(1):54-56. [8]杨思存, 霍琳, 王建成.秸秆还田的生化他感效应研究初报[ J]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14(1):52-56. [9]李勇 ,曹红娣, 邓九胜,朱荣松 ,白洁瑞, 周航.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速效氮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4):46-51 [10]江永红, 宇振荣, 马永良.小麦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J] .土壤通报, 2001, 32(5):209-213. [11]杨思存, 霍琳, 王建成.秸秆还田的生化他感效应研究初报[ J]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14(1):52-56 [12] 徐国伟,吴长付, 刘辉, 等.小麦秸秆还田与实施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10):209-215 |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研究增施生物培肥基质对小麦秸秆的腐熟作用、剂量效应及对水稻的生长、叶绿素、氮磷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水稻生长及产量测定:水稻移栽后每隔一段时间调查每小区分蘖动态,各小区定点调查 10 穴,直至分蘖数稳定;在水稻幼苗期、分蘖前期、分蘖后期、拔节期、孕穗 期、抽穗期、灌浆期、黄熟期主要生育期对株高、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及地上部分干物质量进行测定;于水稻成熟期,在各小区内取代表性植株 5 穴,测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按小区单收计实际产量。 叶绿素含量测定:取水稻叶片,用剪刀剪碎(长1cm以下), 各处理分别称 2 g 鲜重, 放入带塞的三角瓶中,并分别用95%乙醇和80%丙酮作为浸提液, 将浸提液小心倾入 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摇匀后, 吸 5 ml 该液于 50 ml 容量瓶中, 用 95%乙醇和80%丙酮分别定容至50ml, 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 氮磷含量的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磷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含量。 小麦秸秆腐解速率的测定:每隔5天,观察秸秆的颜色、气味、腐熟度。。将颜色由浅到深依次分为黄褐、褐、深褐、黑褐、黑; 将气味由轻到重依次分为微腐味、霉腐味、腐烂味; 将腐烂度由轻到重依次分为较软、软、很软、微腐、腐烂) 。 |
2.技术路线 3.实验方案 用周转箱(长60 cm,宽44.5 cm,深40 cm)培养试验材料,装土。设置下列不同处理:(1)对照【不做任何处理】;添加腐熟剂100 kg/亩【40.03 g腐熟剂/箱】;(3)添加腐熟剂200 kg/亩【80.06 g腐熟剂/箱】;(4)添加腐熟剂(300 kg/亩)【120.09 g腐熟剂/箱】;秸秆还田(350 kg/亩;1.82 kg N/亩),再补充化肥(5.68kgN/亩)【140 g 秸秆/箱 15 g NPK复合肥/箱】;(6)小麦秸秆全量还田(350 kg/亩) 化肥 腐熟剂(100 kg/亩)【140 g秸秆/箱 15 g NPK复合肥/箱 40.03 g腐熟剂/箱】;(7)秸秆还田 化肥 腐熟剂(200 kg/亩)【140 g秸秆/箱 15 g NPK复合肥/箱 80.06 g腐熟剂/箱】;(8)秸秆还田 化肥 腐熟剂(300 kg/亩)【140 g秸秆/箱 15 g NPK复合肥/箱 120.09 g腐熟剂/箱】;(9)秸秆还田 沼液(5.68 kg N/亩)【140 g秸秆/箱 3.77 L沼液】;(10)秸秆还田 沼液 腐熟剂(100 kg/亩)【140 g秸秆/箱 3.77 L沼液 40.03 g腐熟剂/箱】;11. 秸秆还田 沼液 腐熟剂(200 kg/亩)【140 g秸秆/箱 3.77 L沼液 80.06 g腐熟剂/箱】;12. 秸秆还田 沼液 腐熟剂(300 kg/亩)【140 g秸秆/箱 3.77 L沼液 120.09 g腐熟剂/箱】。化肥处理(7.5 kg N/亩)【20 g NPK复合肥/箱】 水稻定植后,12、24、36、45 d取样,分析下列指标: 可行性分析 |
3.1 拷苗:株高、叶片数。准备刻度尺,记录本等。 3.2 温室考察秸秆变化:土温?颜色,味道,疏松度?(一次性手套、温度计等)。 3.3 鲜样和根际土壤的取样:液氮取植株地上部样,作为地上部生理活性测定用;同时将根际土壤包入3袋,一袋放入-80度冰箱(根际微生物测定),一袋放入-4度(测定铵态氮、硝态氮用),一袋自然风干(普通土壤理化性状测定用)。(准备塑料封口袋)。每个处理取水稻苗 4穴,放入塑料小桶内运至实验室做根系扫描用(13个塑料小桶)。环刀法测土壤容重(13个环刀)。 3.4 根际扫描、拍照和烘干取样: 每个处理取水稻苗 4穴。洗根后,液氮冷冻一部分根(根系活力测定用),挑选3株,做根际扫描。扫描完的植株和其他植株一起用蒸馏水冲洗,剪开地上部和根部、装入信封、杀青和烘干。挑选典型植株拍照(拍完照植株就不要了)。 3.5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采用环刀法测土壤容重,计算孔隙度。土壤水溶性盐采用电导法测定;土壤全氮采用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土壤全磷采用HClO4- H2SO4法消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全钾采用HClO4-H2SO4法消煮, ICP-OES原子发射光谱仪(Agilent 710, 澳大利亚)测定;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效磷采用0.5 mol L-1NaHCO3法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 3.6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重金属Pb、Cd、Cu、Zn、Cr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Hg、As 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 3.7土壤微生态指标的测定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得到土壤根际微生物量;利用PCR-DGGE或PLFA获得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测定:采用苯酚钠比色法,土样经甲苯和尿素溶液处理,在恒温箱静止,滤液与苯酚钠反应比色。蛋白酶活性测定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样品经甲苯和酪素溶液处理,在恒温箱培养,滤液与茚三酮反应比色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土样经蒸馏水溶解稀释,与过氧化氢混合振荡,高锰酸钾滴定酶促反应后剩余的过氧化氢量。 3.8沼液秸秆配施对水环境的影响 测定水体其全N、全P、NH4 -N及NO3--N等含量。 3.9水稻株高、分蘖动态 调查1 次株高(指从地面到最高叶尖处的垂直高度,即冠层高度)。 3.10植株干物质测定 取样, 于烘箱中105 ℃杀青30 min后,80 ℃烘至恒重, 称干重。 3.11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的测量 采用Arnon法测定,用上海光谱仪器厂生产的754P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645 nm和663 nm波长下比色测定吸光度。按照相关公式计算。还可以采用CCM-200叶绿素仪和LAI-2000 型叶面积指数仪测定。 |
3.12沼液秸秆配施对秸秆腐熟度的影响 调查麦秸腐解程度( 在秸秆还田处理的各小区内选择1 个点,用取样铲取出长15 cm、宽15 cm、深20 cm的立方体泥土,装入尼龙网袋内,用清水洗掉泥土,感官测定秸秆的颜色、气味和腐烂度。将颜色由浅到深依次分为黄褐、褐、深褐、黑褐、黑; 将气味由轻到重依次分为微腐味、霉腐味、腐烂味; 将腐烂度由轻到重依次分为较软、软、很软、微腐、腐烂) 。 |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秸秆全量还田能够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提供营养元素,降低化肥施用,减少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但小麦秸秆还田在实际生产中尚有诸多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由于小麦秸秆 C/N 较高,导致氮素微生物固持和有效氮含量降低,在淹水条件下,小麦秸秆还田可能会造成水
稻土壤中还原性物质和有机酸等毒性物质的累积。这些不利的条件均会导致水稻幼苗生长和分蘖萌发等受到抑制,引发僵苗,进而造成水稻减产 ,秸秆还田配施生物培肥基质,可以解决秸秆还田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8- 2016.12:开展试验和取样试验,测定田间植株叶绿素含量。
2017.2-2017.4:土壤基本性状检测和酶活检测工作。
2017.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实验总结和论文撰写。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