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下添加玉米秸秆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1-23 21:05: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1. 课题研究意义由于人类活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由此带来了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

土壤是陆地碳循环系统中最大的碳贮藏库[1],作为co2的源和汇,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碳,进而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探究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和循环特征,探讨土壤固碳能力、周转规律及影响因素,已成为当今环境学科群的热点问题[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 研究对象采取的水稻土类型为太湖地区典型脱潜型水稻土-乌泥土,地点是宜兴地区未污染水稻田,所测土壤样品采样深度:采取0-15cm耕层土壤样品。

2. 研究方法采回土样后,土壤样品装入无菌塑料袋,立即带回实验室。

带回实验室后,将土壤混合均匀,鲜土挑根,研磨,过10目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本课题将大田中的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变成添加外源玉米秸秆短期培养,可将试验周期减短,相比大田实验更加关注短期内有机碳分配的变化,易做监测式试验。

(2)重金属污染对水稻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微生物以及酶活性方面,大多研究运用的是实验室添加重金属短期培养的方法,试验不够全面。

所以本课题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研究稻田添加玉米秸秆新老碳的分配与更新;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重金属污染对稻田土壤呼吸的影响,和对土壤微生物活动为驱动的土壤矿化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2016年7月-2016年8月:文献查阅和试验方案构建2016年9月-2017年2月:试验采样,测定,试验2017年3月-2017年6月: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2. 预期研究成果(1)通过培养试验,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下的水稻土添加玉米秸秆对微生物活动及土壤矿化的影响机制(2)完成学位论文《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下添加玉米秸秆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