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众所周知,氮 (nitrogen, n) 是作物生长和发育最为重要、也是最容易感到缺乏的必需大量元素,作物的高产优质离不开氮肥的施用。
然而,氮肥过量施用导致化肥成本增加和面源污染、土壤酸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揭示作物对氮素供应状况的响应机制,培育氮素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确保在有限的肥水等资源投入条件下的高产、稳产和优质,是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1)、明确不同氮源条件对植物根系生长作用。
(2)、探讨生长素是否介导氮素对侧根的调控。
2、研究内容 2.1 分析不同氮素条件下侧根的发生模式拟南芥、水稻和番茄的幼苗将培养在含有不同的氮源供给(硝酸铵、硝酸盐、铵盐、微量的硝酸铵)培养基上培养特定的时间,测定幼苗侧根数目、侧根原基数目、侧根长度和主根长度等。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1 实验材料水稻、拟南芥、番茄野生种为本实验室已有材料。
1.2 氮素处理及植物根系表型分析将水稻和拟南芥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在正常营养条件下萌发3天生根后转移到含有不同氮源供给的ms培养皿中分别培养5天和8天后使用根系扫描仪记录表型并在显微镜下测定侧根的数目。
主根和侧根的长度通过imagej软件测量获得。
4. 研究创新点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 (1)探讨和比较不同植物侧根发生对氮素信号的响应;(2)揭示生长素作为长距离信号调控根系对氮素响应的分子机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项目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 2018年3月-2016年4月:分析不同氮素条件下水稻、拟南芥和番茄根系表型; 2018年4月中旬:中期汇报; 2018年4月-2018年5月:生长素信号DR5:GUS染色和分布的鉴定;侧根原基的测定;并撰写毕业论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