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本课题的意义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大意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乎农业生产的效率,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收入水平。近年来,国家尤其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进农村发展改革。其中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我国一些地区旱灾频发,水利基础设施缺乏、老化和失修,水利建设投资规模低是造成这些旱灾的主要原因(吴丽萍等,2011)。因此,加大水利建设投资,使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能够有效预防旱灾,减少相应损失,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郭卫东和穆月英,2012)。在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耕地将日益趋于贫瘠,耕地资源质量曰益下降,由工业化进程导致中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的数量锐减是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叶宏亮,2013)。耕地数量与质量发生变动以及生态环境的不稳定都会影响粮食安全生产(朱红波,2013)。大量学者把耕地资源、水资源,单位面积产量,土地生产率,有效灌溉面积、自然灾害面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等指标作为国家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邵鲁,2009;杨学利,2010),而这些指标都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有关。据测算,同样面积的灌溉耕地收益是干旱耕地的两到三倍,农业生产贡献率的40%都与水利发展有关(吕新业和冀县卿,2013)。农业经济增长与灌溉面积扩大具有直接关系,灌溉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农作物单位土地产出率, 而且可提升复种指数(马林靖,2007)。
在此背景下,研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能否促进农业增产,以及水利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农业经济产值,对确定水利设施投资规模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科学合理地运用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产业结构以节约、高效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的目标
合理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促进江苏省农业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研究水利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江苏省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对江苏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及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内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总结各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并提出相关的结论。
2.2研究的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
基于对文献的查阅采用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农业经济的增长通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反映,将其作为被解释变量。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有效灌溉面积则作为解释变量,进而在stata上运行分析之后,对于所得结果检验,并给出解释。
4. 研究创新点
1.在国家持续重视“三农”问题的背景下,对具体的数据选取时,力求选择最新一期的数据,因而打算选取江苏省 2004年-2018年间的数据,使实证检验具有相应的现实意义.
2.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增长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数据、表格和图形来支撑定性的结论分析,并通过具体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20年3月10日之前:前期文献的搜集查阅,不断增强自身对该课题的理解感悟,同时着手获取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数据,做一个简单的整合。
2020年3月11日——4月末:完成对该篇论文的撰写初稿,并向指导老师咨询修改。
2020年5月初:完成研究报告,结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