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对新农保的行为选择与效应分析开题报告

 2022-01-30 19:24: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意义

联合国人口组织将0至14岁低于30%, 60以上人口比例高于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例高于7%的社会界定为老年型社会。这一标准得到了世界公认。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我国大陆总人口约为13.7亿,0-14岁人口222459737人,占16.60%; 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已经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老龄社会,而这一情况在农村更为突出。世界银行的《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及其养老保障:挑战与前景》中则提到,由于人口迁移等原因,城乡地区老年人口比例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在1982年,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7.8%,城镇地区为7.1%,但是到2005年,这一比例分别上升到13.7%和12.1%。城市与农村地区间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的差距一直保持一个相似的发展态势。快速的老龄化又导致了较高的抚养比。在1982年,农村地区老年人口抚养比为8.4%,而到了2005年上涨为13.9%。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刻不容缓,自2006年以来我国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新农保在制度上进行创新,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并与其他制度相连接,,实现了政府的责任[1],产生了积极的补贴效应[2],也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效率[3];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地方财政筹资困难、负担重[4]、[5];养老金保值增值能力差,管理监督体系不健全[6];基本养老金水平低,不能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7]

在对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南美和非洲的调查中显示,保费与潜在支出的时间支出、规模支出、潜在客户的风险厌恶程度是决定因素[8]。但国外的研究多集中于农业保险上,与本次研究的养老保险并不相同。、在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除社会养老险外,还存在着人身商业险。在对对广西广东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保险认知水平、缴费能力、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生产特征的差异导致投保差异[9],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后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因素是最重要原因[10]。对湖北农村的商业养老保险的调查也表明它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手段,但现阶段存在一系列的障碍[11]。在对苏州和四川的意愿调查中,还分析了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与其他非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保险意愿的差异[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研究的目标、内容 在制度规制下农户对新农保的行为选择及效应研究中,把研究目标细分为三部分:(1)了解他们个人基本信息与现阶段对新农保的认知与态度。

(2)调查农村居民对新农保的参与程度,了解影响他们是否参加新农保的主要因素。

(3)对参加新农保与未参加新农保或农民在参加新农保前后行为方式是否存在改变,如果有,又有哪些改变。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中问卷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着数据的有效性和丰富性。最终的研究报告也将以该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4.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本研究主要采取将运用调查法,查找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分析法,分两阶段进行。

(1) 第一阶段,通过查找资料、文献,了解我国新农保发展情况、前人研究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7.特色或创新之处

本研究系统地对影响农民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农民参与新农保后行为模式的变化。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8.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2014年1月1日-2月20日,设计出调查问卷,选定调研地点;

(2)2014年2月21日-4月28日,完成调研任务,并完成数据的录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