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农用土地转化成为城市开发用地,农民也随之失去土地成为了失地农民。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大,失地农民在生活、就业、子女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城郊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运行过程中失去了以往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了城市化建设的支持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使他们得到一个可以持续的稳定的生活的话,失地农民就可能会沦为城镇化的牺牲品。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不仅关系到城市化的效率,更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水平和速度的重大问题。因此重新认识失地农民的福利现状,并以此为依据研究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具有很强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失地农民在国内仍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没有有力的代言人可以为他们谋取正当的利益。因此,在拆迁安置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很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使得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发展中遭受挫折。因此,以提高失地农民利益为目标,研究失地农民社会福利现状,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的了解失地农民的切身需求,并且可以作为失地农民代言人与政府及企业进行谈判,更好的帮助他们维护自身利益,也使得他们更有能力面对今后的生活。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目标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吴江经济开发区为例,以访谈、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为基础对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失地农民社会福利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为改善失地农民生活状况,提高失地农民自身利益提供依据。
2.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
本文以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
文献资料法:通过从数据库、图书馆查询的方式收集已有的相关研究的书籍、期刊论文等,并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了解当前学界关于失地农民现状的研究动态,同时收集苏州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对失地农民补偿的相关政策,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利用。
4. 研究创新点
4.1既有成果对失地农民之所失的著述甚多,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失地农民产生的正面效应,分析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能动性,挖掘失地农民在城市获得发展的潜能。
4.2失地后农民在城市新的物质环境下重构生活空间,其就业、收入与保障资源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只是这一空间形成的初始条件,本文将致力于研究城市生活空间如何拓展,如何使失地者脱离乡村社会生活空间后在城市享受公平、正义与福利。
4.3苏州吴江经济开发区内失地农民的生活已渐趋稳定,对他们的研究,在长三角地区特别是苏南关于城郊失地农民发展稳定有很大的先导和示范作用。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 | 主要工作内容 |
2014年1月 | 完成文献的收集整理,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文献资料、理论知识设计出一份合理的调查问卷。 |
2014年2月 | 选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整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
2014年3月 | 填写中期检查表,提交中期检查材料,开始撰写论文。 |
2014年4月 | 完成论文草稿并提交。 |
2014年5月 | 论文定稿、论文答辩,并完成论文终稿。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