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以安徽、河南、吉林为例开题报告

 2022-01-30 19:23: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由于粮食的特殊性和弱质性,对粮食生产的宏观调控始终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问题。而对粮食的补贴则是保护农业、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最主要、最常见的手段。我国对粮食补贴政策也是处于不断的摸索和改进中。旧有的补贴多数是针对粮食的流通环节进行的间接补贴,长期以来对粮食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模式逐渐显现出其补贴效率低下、财政负担严重等弊端。而且由于近几年wto的推动,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微小贸易扭曲的补贴政策逐渐受到各国家青睐。在此背景下,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2年起粮食直接补贴方式的改革试点工作率先在部分粮食主产省、粮食主产区启动。并且于2004年开始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在内的29个省区实行直接补贴政策。那么,现行粮食直补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户的粮食生产行为,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如何?农民如何对粮食直接补贴进行评价以及期望如何。在当下这样一个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世界,从补贴主题农民角度出发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提出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研究概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探究农民对粮食直补的评价,考察粮食直补对于提高农民积极性,增产增收是否有帮助。以及调查农民对粮食直补的期望,希望以何种方式进行补贴,和目前补贴中存在的不足,为未来政策发展提供意见。

研究内容:

本文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河南省、吉林省粮食直补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下文的粮食直接补贴效果分析奠定基础;(2)对调研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农户视角研究粮食直补政策的效果评价;(3)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目前有关粮食直接补贴制度的研究相当普遍,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加以整理后得到国内外有关粮食直补政策效果的研究现状,为本文之后具体内容的研究奠定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自2004年实施粮食补贴政策以来,对粮食直补的理论层面的分析较多。从农户角度出发的直接询问农户对粮食直补的评价及意见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农民对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于农民是直接补贴的主体,农民对政策的评价直接影响农民行为,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调研采用对两大粮食主产区探究对比的方式,研究不同省份的农户对粮食直补的了解程度及评价是否有差距,以及影响原因。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

12月13日之前:

选定题目

2.

12月14日12月27日

完成开题报告书

3.

12月28日2月10日

完成调查问卷设计

4.

2月 10日 2月28日

完成问卷发放回收与整理分析

5.

3月 1日 3月 7日

完成中期检查的申请,提交材料

6.

3月 8日 3月31日

初次综合前期所有研究成果,撰写论文草稿

7.

4月 1日 4月18日

草稿整理与修改,提交论文草稿

8.

4月19日 5月 1日

再次对草稿整理修改,加以完善

9.

5月 2日 5月14日

确定论文定稿,并网上提交

10.

5月15日 5月20日

准备论文答辩

11.

5月21日 5月30日

完成答辩,最后对论文进行修改,提交终稿

附:所有的步骤都要事先主动与指导老师沟通,咨询老师的意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